广州心理咨询故事

我的心理咨询故事48|情绪稳定后,我还需要咨询师吗?

2021-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HSL心理咨询

最初迫切的想要进行一次心理咨询的原因在于和母亲的分离,虽然那时的我已经上大学,并且能很好地适应住宿生活2、3年了。

疫情在家期间,母亲带着即将开学的弟弟离开老家,去往市区上学,彼时的我已经20岁了,但那次的分离还是让我痛苦不已。

我内心非常的郁结,在老家生活的我不断地向爷爷奶奶发脾气,感觉事事都不顺心,饭不想吃,家务活儿也不想做,甚至基本的作业也不想写。

01

约到咨询已经是两三周之后的事情了,在等待咨询这个期间,我感觉没有人能理解我。

咨询开始之后,我向咨询师倾诉了我的情绪、说出了我内心的不满:为什么母亲只关注弟弟、没有将我一起带走,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我把我内心深处的感受与她分享,虽然我也明白基于现实层面的考量来说,在老家是安全的,但我的情绪和内心深处依然不能接受与母亲分离。

我也说出了很多我自己过往的经历与故事:我曾经多次被母亲留在家中,这种感受一次次被唤醒和提及,甚至到我成年后都要经历,更让我感觉非常不满的是——我现在还没有发展出相应的解决方式来应对这样的感觉。

当我说出这些、看到我的咨询师认真的聆听并给出反馈,这都让我感觉到自己被倾听和被看见,我变得释然了不少。

开头的2、3次咨询,每每进行到一半,我都会开始哭泣,咨询结束之后,桌子上有成堆的纸巾放在那里,仿佛在昭示着我的痛苦被释放出来多少。

5、6次咨询之后,我仿佛已经感觉到我的分离焦虑被缓解不少,并且我的情绪也变得稳定且更有力量。

我继续做着咨询,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处理好更多原来没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也因为我自己本来也害怕和咨询师分离。

但是后面的咨询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被卡住了。

那个学期结束,我也结束了我的咨询,那时候我认为,我们的咨询已经聊到了极致,目前我们没有办法更加深入了。

所以在后一个学期,我在思考是否要进行咨询的时候,我选择了拒绝,因为那时候我感觉,我已经能够独立去面对生活中的波澜和痛苦了,我的咨询师并不能帮助我太多。

但很快,现实打破了我的幻想。

02

我的生活发生了让我无法承受的改变:我和大学中最亲密的两位朋友先后发生了矛盾。这让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靠着身边一些朋友给我相对的支持,我依然很难从中走出来,更别说是解决它了。

直到今年3月我再次见到了我的咨询师,我们一起探讨了我在过去几个月的生活,我也跟她探讨我对于咨询的发现和在咨询中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咨询师对我的洞见,也感受到我们彼此之间合作的愉快。

期间我们解决过对我而言很重要的问题,但也有几次,我感觉似乎并没有特别激烈的情绪,也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好解决的了。

但很快,我就发现,即使是情绪不太激烈的咨询对我而言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更能够深入的探索到自己的内心,不管是情绪也好,思考方式也好,又或者是我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当我能够看到它,似乎就有了一点点改变的可能性。

其次,我发现在这样平稳的状态中,我更能沉浸在咨询中,安住在当下,针对某个我可能毫不在意的小点开始讨论,但恰恰就是我不在意的、我认为不重要的小点给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样平静的状态下,我更能接受那些平时没有发现的小点,更多的拓展了我的视野范围,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

03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不再逃离了。

我最初拒绝深入咨询、继续探讨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的恐惧。

我很害怕和别人建立一种逃离不了的关系,我害怕紧密的关系,害怕当关系建立得过于亲密之后,当我们分离的时候我会更加痛苦。所以在那个当下,我选择了拒绝继续接受心理咨询。

可当我一次又一次感觉自己没有很强烈的情绪需要处理的时候,我安定在了这段关系中。

因为我发现,每周都能见到咨询师,这本身对我而言就是一种疗愈,疗愈我的关系模式,不再害怕建立紧密的关系。

疗愈我在生活中的焦虑和不安,当我每次感到痛苦和难过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够全然的接受自己,能够让我难过和悲伤,能够让我开启自己成长的道路。

想到这里,我就会继续投入当下的工作和生活,因为我明白,有那么一个时间和地点可以处理这些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东西,所以,当下还是尽情生活吧。

这样的想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我的生活似乎变得井井有条且不慌不忙,能够专注在当下,努力的生活,这种改变的发生,让我觉得由衷的幸福。

现在的我,仍然在进行心理咨询。

当我和朋友谈到心理咨询的时候,我说:“我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可能需要和我的咨询师探讨一下。”我的朋友会说:“你是不是太依赖你的咨询师了?”

当时的我也有同样的感受,但现在的我会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我还没有建立和维持一段关系就开始担心是否会之后对我造成阻碍,这对我而言,就像是在做复健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过于依赖拐杖,所以弃之不用,直接徒手站起来。

试问,没有前面的成长,后面的独立建立在何根基之上呢?

所以,先尝试安驻在一段关系中,一段滋养的关系中,当获得足够的能量时,再离开,才是成熟的分离。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机构 匿名来访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