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总结

2017-09-29  本文已影响363人  ff22e6ddfe42

第一部分

智人统治世界

人类成为世界主角

如果现在问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是什么,如果动物也能说话,一定会说是智人。的确,在过去的七万年里,智人渐渐统治了这个世界,智人不光是在数量上变得巨大而且突破了地理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人类成为了影响全球生态的唯一重要因素。举一个例子,在智人的祖先还没有开始种植小麦进入农业时代的时候,他们已经从东非走向了全世界,灭绝了所有其他的人类物种,以及澳大利亚90%的大型动物、美国75%的大型哺乳动物,以及全球大约50%大型陆上哺乳动物。人类的对于地球的改变,堪比板块运动,可以说,一个物种改变了地球的规则,而这,是在地球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同时,人类的地位也在上升,我们现在认为人类是最为宝贵的,比其他的动物要宝贵,可是要知道,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还处在狩猎时期的人类祖先并没有认为自己比其他的动物高出多少,证据表明,他们可能是万物有灵论者,意思就是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遵循同一套规则,人们可以与树木,动物,乃至石头对话协商。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人类现在认为人类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万物有灵论结束于农业时代的开始,几千年前,智人进入农业时代,当开始养殖家畜,人类可以对动物为所欲为的时候,万物有灵论就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人们不必再需要和动物这样的“灵”协商,所以万物有灵论开始被有神论取代。典型的有神论就是基督教,它起源于人类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人和动物的关系,因为人们开始饲养家畜,从而诞生了对于任何动物关系的新的认识。这个世界成为了只有人和神的世界,人类可以直接和神对话,而动植物们则退出了舞台,正如《圣经》里认为的那样,人类有灵魂,而动物没有。这个时候,人类认为,神是第一宝贵的,而人是世界上第二宝贵的。

而到了现代工业和科学的兴起的时候,情况又开始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进化论还有牛顿所构建的现代科学世界,否定了有神论,而这个时候,现代人足够强大,可以对这个世界为所欲为,不再需要神的庇护。于是故事又改写了,人文主义这个宗教出现了,这个时候,人类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最宝贵的物种,孤零零地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既然有神论此时已经被否定,那么什么能够说明人类比其他的物种高级呢?

人类因何而高级

不管你有没有确切的原因,但是如果把动物和人类放在一起比较,你总会觉得人类是在某方面特殊的。我在初中学到,人和动物不同的原因,在于人能够制造工具。但是在赫拉利看来,这个根本不是让人优于其他的物种的具有说服力的原因。的确,人类的智力是比其他的动物高,但是仅仅是因为智力高就可以凌驾于其他的物种之上,显然不具有说服力。

于是有一个新的理由提出:人类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人类具有意识和心灵。科学上虽然没有发现人具有灵魂,但是科学家是承认人具有意识的。。一辆车向你猛冲而来,你的眼睛看到,然后跳开躲避。这一切,从你的眼睛接受光信号开始,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判断,然后大脑传递一个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接受电信号进行相应的收缩或是舒张,完成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在生物学上就是像机器一样完成,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过程之后,为什么你会意识到恐惧的感觉?原本这个过程本可以像机器一样完成,为什么还有伴随着对于一系列的感觉,有必要吗?

现代的生物科学认为,心灵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概念,它就是一系列主观体验的流动。主观体验有两个基本的特征:感觉和欲望。当一个机器人没有电的时候,它是不会感觉到疲惫的,也没有想要充电的渴望。而人类工作到极限的时候,他会感觉到累,也会想要去休息,如果不休息的话,甚至会面临崩溃。人类其实对于心灵和意思的认知少得可怜,科学家可以追踪到躲避车辆的神经元电信号,并且能够完整认识整个过程不过是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可是就是解释不了为什么意识会伴随着这个过程产生。

虽然我们对于意识的认识还是非常局限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重要性。意识是真实的,虽然生物学家认为在生物的生命活动里意识是用处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如果否定了意识的存在,那么酷刑就变得没有了意义。但是仅仅把“人类具有意识”作为人类高于其他动物的理由,现在看来是不成立的。而现代的科学实验认为很多的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比如说有一只名叫Chanket的猩猩因为抑郁症而去世。小时候Chanket作为一个试验品被人类研究,他和饲养他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甚至还学会了手语和人类交流,过着人类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他因犯错被送回猩猩群,结果因为融入不了群体而抑郁而终。可见动物也是有情感,甚至是有意识的。

既然意识不是让人类变得高级的东西,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类看起来如此厉害以至于统治了世界呢?

意义之网

赫拉利说,真正让人们强于其他动物的,在于几万年前,人类进化出了想象的能力,而人类的大规模协作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想象上面的。

人类可能比较难以理解自己为什么活在一个想象的秩序里面,这是因为人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客观现实就是事情的存在和我们的信念无关,例如各种物理定律,这是整个宇宙从建立之初就遵守的客观规律;而主观现实是取决人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的,比如我自己有一天发现自己很痛苦,可是医生怎么检查也发现不了我的问题,别人也不无法体察我的感受,只有我能,这种痛苦对于其他人来说无法感受到,但是对于我,这是绝对真实的东西。

可是,现实中并不是除了主观就是客观的东西,还有一种现实是很少人想到的,即互为主体。这种现实并不因为个人的信念而存在,而是依靠很多人的共同信念而存在。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金钱,一百元的纸币并没有什么价值,不能吃也不能喝,但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相信它具有价值,那么它就有价值。如果你有一天突然不相信纸币的价值了,可是这并不妨碍其他相信的人继续用纸币交易,可见金钱并不是由个人的信念所建立起来的概念。同理,当我们惊异于比特币等电子货币的价格飞涨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这并不是说一串代码具有了那么大的价值,而是人们越来越相信它具有价值。如果有一天人们都不相信了货币的价值,那么货币自然就没用了。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缅甸政府曾经突然宣布之前使用的纸钞不再是法定货币,于是民众根本没有来得及兑换,手里的钱都变成了废纸。

除了金钱,其实国家、古希腊的神明,价值观等等都是人类的共同想象,互为主体的结果,戈尔巴乔夫只是用一支笔,就终结了曾经能够毁灭全人类的苏联帝国。仔细想想,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的意义,只存在于讲述的故事之中。但也是这些故事,能够让人类进步,建立起庞大而且有序的社会组织。人类和人类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是无法分离的。如果想要了解人类的未来,破解这些为世界赋予意义的虚构是必要的。

第二部分

人类为世界赋予意义

虚构就是有用

当我们看到有国家对华不友好,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人们都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应该荣辱与共。可是“国家”这个概念其实也是想象出来的,就更别说什么“国家荣誉”了。几百年前,其实中国人没有国家这个概念的,古代的黑龙江和福建没有对于自己是中国领土的认同感,可是依旧几百年还是过来了。客观来说,国家里的每个人才是真实的东西,而国家作为一个概念,是虚构出来的。可是这并不是说虚构不重要,正相反,虚构往往比现实有用。

古埃及的法老在当时埃及人的眼里就是神,所以他们所有人都遵从神的旨意。但是实际上,法老也是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真正统治埃及的,是存在于每个埃及人心里想象出来的神,这个虚构的神,存在于埃及口耳相传的故事里面。正是有这个虚构的故事,所以他们认为神的旨意不可违背,所以他们可以统一组织起几万人来共通修建神的陵墓,也就是金字塔。这就是共同想象的作用。真正有权势的人类组织,根本不在乎真相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如何把虚构出来的信仰强加给别人,并且利用这个信仰去改变世界。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他们把这套理论传播出去,最后竟然诞生了超级帝国苏联。

我们生活中的虚构也是很常见的,比如苹果,苹果是一个具体的公司,可是人们热衷的,不是苹果在加州的大楼,也不是它的几千号的员工,更不是它生产出来的手机,我们真正崇拜的是这个品牌,如果有一天突然苹果公司所有的设备和人员都消失了,苹果公司还是存在的,因为“公司”和“品牌”就是虚构出来的东西。我们今天对于苹果的热衷和苏美尔人崇拜上天的神,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

虚拟的东西让人类的社会能够运转起来,这是一种必要,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何为宗教

赫拉利在书中给出的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任何无所不包的故事,只要能够为人类的法律、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就是宗教。在我看来,宗教有一个根本特征:它宣传一套行为规则,而且不为人所改变

如果问一个纳粹主义者,为什么会信奉纳粹主义,他不会说这是希特勒的主义,而是会说,这是上天给予人们的救赎,只有信这个人类才有救。这套说辞和基督教、共产主义以及西方自由主义的说辞是相似的。宗教不是迷信,而是一份契约。它会定出一套规则来对这个世界进行完整地描述,然后大家都遵守,而且一般会给出一些允诺,如果你选择相信它,那么它就和你达成了一项契约,于是你就相信如果按照规则去做就能得到好处,比如“上天堂”,如果违反规则,就会“下地狱”,规则里写的清清楚楚。

但是宗教和灵性却不是一回事,宗教就是让人遵守一套规则和价值观,但是并不要求也不希望人们去深究什么,只要人们遵守。而灵性,却是把人带到未知的目的地。当大多数人都满足于当权者提出的观点的时候,灵性的追寻者不会满足于此,而是会去探求更多。宗教巩固世俗秩序,而灵性脱离世俗秩序。可以说,灵性的追求是和宗教相违背的,而且大多数人们更需要的是宗教,他们需要有一个确定的声音告诉他们去怎么做事,如果每个人都去追求灵性,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宗教和科学

科学和宗教的距离比我们认为的小。人们是不可能光靠科学生活的,当面临到的选择的时候,人们必须依赖宗教。有人说技术中立,可是因为人有价值观,所以技术不可能完全中立。科学告诉我们,人没有氧气会死亡,但是我们是否能够用窒息来让罪犯痛苦地死去,这是科学不能回答的问题,唯有宗教可以回答。因此科学如果想要打造出可行的人类制度,必须要宗教来协助。

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也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宗教和科学在某些程度上达成了一项默契,更确切地说,是当世最大的宗教人文主义和科学达成了一些交易,才有了现代历史。科学帮助人文主义扩大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速度,反而要开始转变为颠覆人文主义的力量了,所以人文主义之和科学的契约在消解,科学可能和人文主义外的某些宗教达成契约,从而诞生新的指引。

事实上,科学和宗教都不是那么在乎真理,因此两者十分容易妥协共存和合作。

第三部分

人文主义革命

一个关于现代的契约

传统的宗教提倡神的指引,可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否定神,可是人类并没有因此而社会崩溃,反而生活的质量比以前提升了,寿命也更长了;而现在很多打着神的旗号的人,却成为了杀人放火的恐怖分子。

赫拉利认为所谓的“现代性”,本质上一个契约,这个契约非常简单: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人们放弃的是神赋予我们的意义,而换取的是科学的力量。曾经的人类相信神,认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无论是生活的苦难或是快乐,都是上帝的旨意,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带来的结果是自己必须听从神的指引,而自我的自由却因此而丧失。后来的人类因为有了科学的力量,便不再需要上帝,但是生活必须还要有意义才能继续,所以我们自己去为生活赋予意义。

其中的一个意义,是经济上的增长,的确,经济上的增长能够解决诸多的问题,比如说贫困,比如说暴力和极端宗教主义等等。而现代的所有国家和宗教,都在试图去发展经济,即使是基督教对于发展的路径存在异议,也不否认对于天堂的追求。毫无疑问,资本主义主导了世界,因为它追求经济的发展。可是资本主义并没有拯救人类,因为按照资本主义的市场原理,万物都可以买卖,那么国家机器诸如法律和警察可以买卖,那么信用和信任都会消失,甚至商业也无法继续。所以供需关系不是避免人类崩溃的真正原因,真正拯救人类的是一种宗教,叫做人文主义。

内心体验最重要

人文主义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征服了世界,它用“人文”来取代上帝和真主,传统的宗教认为是伟大的宇宙计划为人类带来了意义,但是人文主义让人们认为人类自己的体验为宇宙赋予了意义。人文主义的训诫便是:为无意义的世界赋予意义。因此人们需要在自己的内在体验里去找出意义。

几个世纪以来,人为主义让我们认为自己是意义的本源,从而让自由意志成为最高的权威。于是18世纪的卢梭认为:“想做什么只需要请教自己,我觉得是好,就是好;我觉得是坏就是坏。”的确,当现在的人类去判断一个事物的时候,都是根据自己的感情,而非“天理”,即使是狂热的宗教分子煽动人群反对同性恋的时候,也不会说:“同性恋违反了上帝的旨意,所以我们要反对。”而是会说:“这种行为伤害了我们宗教人士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反对。”同样,人类的情感也能为社会和政治秩序提供意义,民主选举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选民们探索自己内心最深的感受,然后去透出郑重的一票,而这种方式,在中世纪会被认为是愚蠢,因为用“无知的俗人”的感受来选举领袖在中世纪看来是“没有天理”的。还有,人类的感受对于美学也有意义,杜尚买了一个小便池放在博物馆里,取名为“喷泉”的时刻,被认为是艺术的里程碑式作品。当然这引起了争议,可是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否为艺术品,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我认为是艺术那么就是艺术,我认为美就是美,没有一个更高的标准或是一个“上帝”来规定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真正的美,一切都来源于人的内心的定义。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小便池是艺术品,那么它就是。

尼采说,上帝已死,就是这个意思。无论相信或是不相信上帝,都能够从内在的体验里获得丰富的政治、道德和美学的价值观。就连相信上帝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和体验有关,如果我的内心让我相信,我自然会相信,我相信是因为我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如果有一天我的内心告诉我上帝不存在,那我就又不信了。所以,权威的本源来自内心的感受,相信上帝,不如说更相信内心的声音。

感受的方法论

赫拉利说,在中世纪的欧洲,获得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当时的人如果想要去了解世界,那么首先就要去熟读经文,找到认为相关的依据,然后去用逻辑判断。人们认为宇宙的所有事物都已经包罗在经文里,如果自己没有判断对,是自己的逻辑能力不行。于是当时的学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去泡在经文文本里,以获取正确理解经文的能力。

而现代的科学的知识公式则是不同的:知识=实证数据×数学。如果想要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先收集相关的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这种方法让人类在天文学、物理学等诸多学科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科学知识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是它无法帮助人们做出价值判断,再多的数据和再强的数学功力,也无法证明谋杀是错的。所以在价值判断方面,人们可能继续依据中世纪的知识公式,从维多利亚的英国到21世纪的伊朗,许多现代社会都用这种解决方案。

但是人文主义给了我们新的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体验不是实证的数据,而是一种主观的现象,包括知觉、情绪、想法。任何时刻的体验都是这三方面的综合。而敏感性,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是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体验和敏感性是互相促进的,没有敏感性就无法获得体验,而没有体验事物,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赫拉利用了一个喝茶的例子。一开始他享受的是加了糖的茶,可是当他慢慢减少茶里面的糖分的时候,他开始慢慢感受到茶的独特的香气和风味。于是他就想去尝试各种各样的茶,比较茶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当他逐渐体会到这些细微的差别的时候,他就追求更高级的茶叶,比如说四川的一种用熊猫粪便作为肥料种植的茶叶。这样他一步一步培养着自己对于茶叶的敏感性,最后学会了品茶。

这一套过程,其实可以用在所有其他的美学和伦理之中。通过不断地体验和敏感度的培养,我们能够培养出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感受。比如说,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不断练习,不断去观看不同的书体,所以渐渐有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对于书法上的审美也是有了自己的见解。所以当我看到一副作品的时候,我就能评判出这风格是刚劲还是温婉,书法的功力如何,以及这幅书法偏向于欧体还是柳体等等。而这些,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是很难判断的,因为他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敏感度也不够,把赵孟頫的字和颜真卿的字放在一起他也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作者的风格。我们一出生是不带良知的,只有有过足够多的经历和体验,比如伤害他人和被伤害,同情他人与被同情,我们才能慢慢建立起道德意识,我们才能区分善恶,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人文主义认为人的体验重要,而我们现在都是在追求体验。去旅行,不是为了拍两张照片,而是获得自己现在生活里没有的体验;去高档的餐馆,不一定是为了那里的饭好吃,而是为了体验高档的服务。当我们看见电影里的战争的叙事,可能发现它侧重恢弘的场景,可能是赞扬将军或是皇帝的英雄形象,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战争是伟大的,是英勇的;可是如果以一个士兵的形象去拍的话,就会发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性的脆弱,可能那些好战分子一到了真正的战场上立刻丧失了对于战争的幻想。以个人感受定义战争的话,那么战争就是坏事,就是因为战争对于个人来说是苦痛的。

人文主义的派别

人文主义侧重人的体验,但是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不同人之间的体验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有矛盾。所以人文主义内部也有派别,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正统”的人文主义,主张每个人都能尽量自由地体验世界,表达想法,个人的自由意志至上。这个派别强调每个个体的自由,因此被称为自由人文主义,或简称为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每个个体至高无上的自由的权利,可是这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个人的体验的冲突问题,比如欧洲的难民问题,一方面是绝望的难民,一方面是焦虑的本土民众,那么是否应该给难民和公民一样的福利和待遇,如何才能让两方都不感到不安?这的确是个问题。

人文主义的另两个派别分别是社会人文主义(包括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纳粹是典型代表)。两个分支也注重人类的体验和看法并且不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社会人文主义责怪自由主义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而是强调要注意自己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人的体验,要想实现世界的和谐,必须让大家团结起来,不要自私地注重自己的体验和独特性,而是要先放下自己的愿望,把他人的体验视为优先。社会主义并不鼓励自我的探索,而是主张建立强有力的集体制度。

而对于人类体验冲突的问题,进化人文主义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进化人文主义强调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优越,在冲突的时候,适者生存。想想当年的希特勒主张的雅利安人血统论以及屠杀犹太人的行径,可以大致了解到这种进化人文主义表达的意思。但是进化人文主义并不等于纳粹,有时候进化人文主义有时候听起来是有道理的。

赫拉利给出了四种体验:

  1.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
  2. 查克贝利的一首摇滚乐
  3. 刚果热带雨林里的女孩合唱
  4. 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母狼嚎叫

那么这四种体验里哪种最有价值呢?三种人文主义都会排除4,因为人文主义强调人是最宝贵的。对于自由主义者来说,每一种音乐都会为人带来不同的体验,所以这三种音乐的优劣取决于你喜欢哪种,你认为是好音乐就是好音乐。这听上去很政治正确,但是这就是自由主义的特点,它避免去比较文化上或是体验上的优劣。而对于一个社会人文主义者来说,艺术不光是艺术,艺术在于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毛主席说过,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只为艺术的艺术,独立于阶级和政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而到了进化人文主义者的眼里,他可能会说如果说这三种都一样不分优劣,这是扯淡,这会妨碍人类进步,贝多芬的音乐就是比查克贝利的音乐高明,就是比热带雨林里的合唱好。没有必要为此感到抱歉,因为人类的体验就是有高下之分。

所以,三种人文主义各有各的看法,有时候你甚至觉得各有各的道理。我的室友老杨,就是认为美声唱法比通俗唱法强,古典音乐比现代流行乐高明,虽然他也喜欢听流行乐,《荷马史诗》就是比《史记》高明;而我,则认为这些都无法比较,我认为好就是好,很难有标准去比较。我的看法偏向于自由主义,而老杨的看法偏向于进化人文主义,虽然他还是一个基督徒呢。

三种人文主义当然有冲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自由主义取得了胜利。

人文主义的分裂和自由主义的胜利

三种人文主义之间的差别远远小于他们各自和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的差别,三个派别均同意人类的体验为世界赋予意义。但是随着人文主义势力的扩大,三个派别的分裂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了人类为历史上最为惨重的宗教战争。

20世纪的前十年,自由主义者认为虽然这个世界还受制于传统的阶层结构和蒙昧的落后宗教,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主张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好充满信心。可是等到1914年,炮火打得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套思想一致摇摇欲坠,被不断攻击。

社会主义认为自由主义是在掩盖无情、剥削、种族歧视的制度,打着自由的旗号,却实际在意的是金钱,口口声声是让每个人享有自由,最后却很有可能演变成保护中上阶层的特权和财富。而进化人文主义,也就是当时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认为自由主义妨碍了自然选择,会造成人类的退化,因为自由主义认为所有人的价值没有优劣之分,保护所有的人的权益就会使最强的人没有进化,反而被平庸的大众所淹没。

这场战争从1914年持续到了1989年,自由主义在夹击下节节败退,最后同盟国不得不和苏联结盟才打败了纳粹,二战的胜利大部分的功劳其实归功于社会主义,而在二战后社会主义也确实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世界革命和反殖民运动热切看向了北京和莫斯科,而那些欧洲的帝国崩溃后,也采取的是独裁和社会主义政权,而非民主政体。1970年,全球130多个独立国家,只有30个是民主自由的政体。1975年,美国在越战中以失败告终,社会主义迅速夺下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许多人都认定,美国这个帝国要完了,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的未来。

北约用核武器作为坚守的最后堡垒,北约和华约互相威胁“相互确保毁灭”,这种武力上的僵持给了自由主义一个盾牌,西方继续享受着性、摇滚乐和家用电器。没有核武器的保障,就没有Beatles,也不会有超市。不过虽然北约有了核武器,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似乎未来还是社会主义的。

可是事实证明,自由市场的力量远远大于政权营造的恐怖的力量。南欧、印度、拉美和东亚的许多独裁政权崩溃,让位于民主政府,这种自由主义的浪潮最终冲击到了强大的苏联政权。终于,自由主义经历了几十年的失败,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914年前,自由主义狂奔在公路上,然后经历了80年的战争,才重新回到了公路上。经历了这么多年,自由主义开始去学习曾经的对手的各种制度,比如提供教育和社会福利等等。但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依旧是尊重个人的自由。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还没有真正考虑过自由主义的一揽子方案(个人主义、人权、民主、自由市场)之外的替代方案。即使是有社会的抗争,可是他们也并不是去反对自由主义,而是责怪政府在实践自由主义的不力。

虽然有伊斯兰的激进势力企图恢复神的统治,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这个世界,也不会对于自由主义造成威胁。

现在是自由主义的天下了,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自由主义能够高枕无忧了,自由主义推动人类向长生不老和成为神人前进,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可是科技的进步有时候就会从根本上颠覆人文主义。

第四部分

自由主义危机

自由主义的三个判断

到今天为止,主导世界的仍然是自由主义的那一套东西,民主、个人主义、自由市场等等。但是自由主义的一些陈述,却过不了科学审查。

自由主义重视个人的体验,这一切基于三个判断,甚至更像是对于世界的事实描述:

但是这三个假设,现在已经遇到了危机,因为现代的科学,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三个假设是错误的。

你有自由意志吗

自由意志并非我想要什么就可以追求什么,大猩猩和鹦鹉也能够这样,这是被欲望而驱使,而非自我的“选择”。自由意志的存在与否,在于能否选择自己的欲望。

科学已经证明,不能。现在扫描人脑,就能够在被测试者自己意识到要做什么选择之前,就能够根据大脑活动的图像提前判断出他们将要做什么选择。这说明,我们做出的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欲望。欲望并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自由意志并不只是哲学上的一种讨论,它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如果生物确实没有自由意志,那就意味着只要使用药物,基因工程甚至直接对于大脑做出刺激,就能够操纵和改变生物的欲望。

相关的实验已经在大鼠身上获得的成功。这个实验叫做Robo-rats,科学家通过在老鼠的脑子里植入电极,稍加训练,科学家就能控制老鼠左转右转,还能爬梯子。动物福利团体可能会提出关切,但是实际上,大鼠其实很享受这些实验,他们并不是被强迫左转右转,而是他们的意愿就是如此。即使外人看来他们被操控,但是就他们自己的感觉来说,他们是在享受这个过程,并没有觉得做了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电极会刺激到他们大脑的奖励中心,这样大鼠自己感觉就是“在为了得到愉悦而工作”。

实验结果证明,大鼠哪里有什么自由意志。而对于智人也是一样,耶路撒冷的哈达萨医院为了治疗受到躁郁症困扰的士兵,在他们的大脑里植入电极,每次电脑发出指令,这些电机就会放出一些微弱的电流,使得产生抑郁情绪的大脑的部分暂时麻痹。这种疗法并不是万无一失,但是有部分案例现实,那些一直折磨着患者的阴暗的情绪,会随着治疗的进行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一位患者过了几个月又复发了,医生检查发现是他脑子里的电极没有电了,换上电池以后,抑郁情绪又消失了。

同样的人体试验还有非植入性的头盔装置,技术上称作“经颅直流电刺激器”,可以让人提升认知能力。就这些实验的结果看来,人类和大鼠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意识就是一系列的想法和欲望以及感觉的集合,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大脑里飞快地运转。我们的决策是一系列意识互相协调的结果,但是那些欲望或是感觉参与了这项决策,我们是控制不了的。

人文主义的自由意志的说法,在科学面前动摇了。

我是谁

人文主义的第二个观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可分割的单一的自我,“个体”在英文里是individual,in前缀表示否定,div表示分割,意思就是“不可分割的”。人文主义认为,只要集中精神,努力解除自我,一定能够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个单一、清楚和真实的声音。然而,经过科学研究,并不存在单一的“真实的自我”。

对于“脑裂”患者的研究对于人类认知“自我”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的“脑裂”就是指那些因为特殊治疗而切断了左右大脑联系的患者。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杰·斯佩里研究一个脑裂的青少年,当被问到他长大想做什么,他说是绘图员,这个答案是由左脑提供(左脑控制语言);但是当把写有问题的纸放在他的左边视野(右脑控制),然后男孩的左眼看见问题后,迅速用左手在拼字版上拼出了“汽车比赛”。也就是说,这个男孩的左右脑想到的自己的未来的志向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些惊奇的行为,一个二战的老兵也是脑裂的患者,他的双手分别由左右脑控制,由于左右脑没有联系,所以他有时候右手要去开门,但是左手却要把门甩上。

还有一个脑裂的患者,左眼看见了一副雪景的图片,右眼看见了一个鸡爪,左右眼不知道对方看见了什么。当研究者找来一堆图片,让患者选取和刚才看见的图片相关的图片,结果患者右手选了一只鸡,左手选了一个雪铲。研究者问患者,你怎么选了个铲子,和鸡有关系吗?患者说(语言是左脑控制的):因为鸡会拉屎,所以需要铲子来铲。也就是说左脑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左手会选择这个铲子,但是为了逻辑的自洽,它硬生生编出一个逻辑来。这就是左右脑的不同的“自我”,那么你说的自我,是哪个自我呢?

后来又有相关的实验证明,人类除了左右脑想的事情不一样,还有另外的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2002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提到了这两个自我。体验自我没有记忆能力,只在乎体验,如果一件事情一开始就不愉快,后来虽然好一些但还是不愉快,那么对于体验自我来说,这段经历还是很痛苦的;叙事自我又叫做记忆自我,当我们要唤起记忆、讲故事或者是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就会唤起叙事自我,把过去的丝丝缕缕编织成一个故事。

有趣的是,叙事自我对我们的体验下判断的时候,不会在乎时间的长短,而是会采用“峰终定律”,也就是只记得高峰和终点,再平均作为整个体验的价值。所以对于一个痛苦的过程,比如作肠镜,给病人最好体验的方法就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给他好的体验,虽然这样做可能会把整个痛苦的过程延长,也不会降低最痛苦时候的疼痛,但是完成之后患者的评价会好很多。这个过程里,是叙事自我在主导人的感受,而体验自我的感受被忽略了。

我们大多数人认同的都是我们的叙事自我,我们讲述的是自己脑子里的故事,而不是身体的体验。但是也不是说体验自我就不会反抗叙事自我,比如我们年前制定计划每天去健身房,合理饮食,但是到时候我们可能就是不想去,体验自我开始主导我们的行为,于是我们可能打开电视机,舒服地躺在沙发上吃油炸食品。

自由主义告诉我们,是人类自己的感觉为这个世界赋予了意义,可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类不过就是一台复杂的计算机。现代生物学认为,人类就是一系列生物算法构成的组合,所谓的“自由个人”不过是虚构的故事而已。人的大脑制造出断断续续的混乱体验,而叙事自我把他们连接成一个一个的完整故事。然而这一切,仍然是虚构的故事。中世纪的十字军相信是上帝和天堂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意义,而现代自由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自由选择让人类具有了意义,但在赫拉利看来,这一切都是妄想。

第五部分

未来简史

21世纪的发展

按照赫拉利之前在书中讲过的,人文主义和科学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人文主义这个新宗教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主义的主张开始变得站不住脚,人文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已经在科学面前被驳斥得体无完肤。所以未来会产生新的宗教,来为这一切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两百年里,人文主义运行得的确很好。西方的国家搞自由市场,人们民主,国家也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繁荣。

在自由市场和政治选举之中,自由主义者说: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确,人们有时候自己会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懊悔,但是人们仍然自己是最为了解自己的人,选择商品和选择领导人上面,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在想什么。

但是,这一切都会改变,甚至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有了这个趋势。那就是,我们应该把选择权交给算法。计算机的算法有时候甚至会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为了你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你要把选择权交给算法。我们的确正在这样,我们出行的时候,打开Google地图,输入目的地,自然会出现最快的路径,我们按照这条路走就对了,而不是去自己再选择一条,因为我们相信算法给出的是最短的路径;人们网购的时候,买完了一个产品,然后算法又会去推荐相关的配套产品,我们如果需要的话直接点开付款就可以了。

人类正在越来越多地把自己的生活交给算法去处理,甚至是选择权,但是这样,自由主义就真的要失去意义了。

赫拉利说,在21世纪,会有三项“务实”的发展,让自由主义的信念崩塌:

这三项发展,每一项都会使自由主义的信念崩溃。

无用阶级

人类之所以会变得无用,是因为人类的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所代替。人力曾经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历史上,人在战争和工业化都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而现在,这些作用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妇女获得了各项权利,是因为各国意识到女性在这场全面的工业战争里扮演的重要的角色,认为有必要在和平时期也赋予女性政治权利。但是现代的战争里越来越少地依靠人力,一些了解如何生产和使用自动化设备的专家加上少量能够操作精良装备的特种士兵,就可以发挥出比20世纪的人海战术更大的威力,而指挥作战的决策也交给算法处理,让现代化的战争摆脱人的局限性。的确,在战争中人确实不如机器,人不光会在行事上难以预测,还会受到饥饿、恐惧和疲劳等因素的限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会变得越来越先进,从大的场景看,甚至可能根本不用调用军队,在网络上几分钟就解决战斗。一个病毒就可能使一个国家的通讯指挥中心瘫痪,也许人还没有来得及报告领导,战争就结束了。从一个小的场景看,两架无人机交战,一架需要操作人员命令才开火,另一架直接探测出敌机就自动开火,哪个胜算大?未来的战争,可能会招募更多的黑客、计算机专家以及计算资源参战,而大多数公民,丧失了在军事上的意义。

同样地,在经济上,如果能够举起锤子或是按下按钮的能力已经不如以往有价值,那么这势必会危害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合作关系。自由主义认为保护人权和自由既是伦理上的必要举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旦大众在经济上失去了价值,还有必要去保护他们的人权或是自由吗?那些精英阶层和政府还会认为每个人都有价值,不分高低吗?

有些人可能认为,等到机器和人一样还有很长时间,因为机器具有意识或是具备情绪和感觉实在是太难做到了。虽然计算机智能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计算机意识方面人类还是在原地踏步。现代的计算机革命正在开发“无意识智能”,这种智能并非基于计算机的意识从而执行复杂任务,而是基于“模式识别”。赫拉利说,真正的科学认为,想要达到超级智能可能有多种方式,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需要通过意识。非生物的计算机完全不必要按照生物几百年来的发展,它可以寻找一条捷径。智能和意识到底哪个重要,在两者仍然携手同行的时候,这是哲学家讨论的事情,但是在21世纪,至少对于军队和企业来说,智能是必要的,但是意识可有可无。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机器在某一方面的智能取代不了人类。

机器智能代替人类工作几乎是必然的,而且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不一定能够像之前工业革命那样,在机器取代旧的职业后能够发明出新的职业,那么势必会产生无用的阶级。

书中给出了几类将要被替代的职业:

甚至是艺术创作领域的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教授David Cope用程序创作出的模仿巴赫的风格的音乐,在没有告诉观众的前提下,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听众们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打动人心,甚至在后来,这个程序创造出来的音乐在听众看来比巴赫的音乐更加像巴赫。只要人们不被告知这个音乐是机器创造出来的,那么人类总会赞赏这些作品充满灵魂和感情。

21世纪,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工智能能够大规模应用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肯定的是,一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对于人类的社会是很沉重的打击。人类一定会产生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经济上和军事上价值的阶级。

无自由阶级

科技的进步对于自由主义的第二个威胁在于:社会系统可能还是需要人类,但是不需要个人。也就是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还是有意义的,但是个人的权威和自由会被剥夺。社会系统可能会比个人更了解他自己,并为他做出最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得个人丧失了决策的自由。

我们发明出人工智能,不是为了取代我们的,而是为了我们服务的。这样的话,算法可能充当我们的代理人,为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1世纪,科技已经让算法具有了“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能力,一旦这样,个人主义就会消亡,人类不再会把自己看成是自主的个体,不再依据自己的期望去做事情,而是习惯把人类看成是由算法监控和指挥的集合体。只要算法的决策比人类的少,那么人类最好的选择就是把决策权交给算法。

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有这样的趋势,我们所佩戴的智能设备,监测我们的心跳,我们的睡眠质量等等,甚至能够为我们提供保持健康的建议,甚至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大致测算我们还有几年的寿命;谷歌和制药巨头诺华正在合作开发一种隐形眼镜,通过分析泪液来时时刻刻监测血糖变化;花几百块做一个基因检测,就知道自己有百分之几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就知道自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遗传病,就知道自己喝酒以后会不会脸红。

无论是微软的cortana或是苹果的Siri,或是你用的Google,都会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做出适合你的喜好的调整。或许未来你会拥有一个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的虚拟助手,你会把很多的决策交给它去处理。比如说民主选举,机器能够知道你最想投哪个候选人,当你听完另一个候选人的演讲后,突然改变了主意,机器会提醒你说:“哥们,你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暂时你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多了,等你平静下来,你会为这个决定后悔的。”

我突然想到了《2001太空漫游》的一个场景,机器会“为了你好”而想你隐瞒一些事情,这就又牵涉到很多的伦理道德问题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受到算法的控制,毕竟算法是人开发出来的,自然有控制算法的少数人。这些人,会成为人类中的精英阶层,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将要再次升级。

神人阶级

赫拉利说,算法最开始会是我们先知,然后会成为我们的代理人,最后成为人类的君主。但是算法也是人类开发的,那些能够操控算法的人自然会成为人类中的精英阶层。这些人可能游离于算法系统之外,经过生物和计算机技术的改造成为不可或缺的极少数“神人”。

首先,我们得清楚这么一点:在科技进步普及到大众之前,是为了少数人服务的。如果有长生不老的技术,那么最先使用的一定不是你我这种普通人。社会上有更多资源的人能够先享受到这些最先进的技术带来的成果,而系统也可能认为只有少数人值得去升级。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之间的不平等势必会加剧,自由主义的“人人平等”还真的平等吗?神人看待普通人还会把他们当做同类看待吗?神人和普通人的体验还会没有差别,不分优劣吗?

基于以上的看法,赫拉利认为自由主义走向了衰亡,而新兴的宗教即将诞生。目前能够看见的两个,一个是科技人文主义,另一个是数据主义。赫拉利更看好后者。

科技人文主义

这种宗教依旧叫做人文主义,也就是说它仍旧认为人类至高无上,同样它也坚守一些人文主义的价值观。科技人文主义认为,智人的已经成为了历史,新时代需要的人是那些经过科技的改造而将心智升级了的人。几万年前的人类的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了地球上最强的生物,科技人文主义相信,通过科技改造人类的心智,人类会变得更为强大,说不定那个时候能够做出现在想象不到的成就。

近些年来,脑科学和心理学都在试图探索一条改造人类心智的路。虽然我们现在对于很多心理疾病的研究已经深入,但是我们对于我们大脑仍然知之甚少,正常强健的心智练一张科学地图都没有。

赫拉利警告说,人的体验当然能够升级,但是也能够降级。即心智的进步可能带来其他感知的退化。比如在狩猎采集时代的原始人类能够“闻出”恐惧的味道,但是随着人类的规模增大,人类可能不再需要这种嗅觉去生存,嗅觉的价值一落千丈。同样的,人类的注意力也在丧失,当人们拥有了手机,就会时时刻刻注意有没有新消息,注意力大不如从前。但是这些感觉的丧失,从政治和经济角度上来说是有需求的。正是因为你天天在手机上社交,玩游戏等等,手机公司和互联网企业才有市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所以,科技人文主义在未来将人类的心智升级时,反映的也可能是政治的需求或是市场的力量。

美军有一种能让人专注的头盔,但是专注的代价就是怀疑能力、容忍度等能力的丧失。你可能会一个小时就背会一本书,但是也会完全听信书中的话,不会去质疑它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那么这种注意力的提升是升级还是降级呢?

人文主义认为人的欲望使世界充满意义,但是科技人文主义所主张的用技术手段改造人类却有时候去掉了人类的一些欲望。人类的脑子里就是不同的矛盾和欲望还有感知的集合,既然科技已经证明了人类的内部不只有一个自我,那么我们改造人类的时候应该遵循哪个自我呢?

一个同性恋被社会上的压力所困扰,那么他是请求医生把他改造成异性恋呢,还是通过改造消除他对于社会上压力的困扰呢?

所以说,科技人文主义最终会走向无所适从,因为它总会面临“意义”的危机。

数据主义

赫拉利更看好数据主义。所谓的数据主义,就是崇拜的东西既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数据。

我们生活中的几乎一切都是数据处理系统,无论是科学、音乐、文学或是经济,背后都是数学,几乎所有的生物体也都是数据的处理系统。“冷战”中,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加稳定和繁荣,就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分布式的系统,而计划经济是集中式的系统,分布式的系统容错率更高,更不容易崩溃。

那么就有一个想法,有没有可能使用基本的概念和工具分析不同的数据流,使得不同学科的鸿沟得以跨越呢?如果能够实现,那么贝多芬的交响曲、股市泡沫和流感病毒不过就是数据流的三种模式罢了,从本质上分析他们都是共通的。

数据主义的这种想法非常有吸引力,它已经讲传统的模式推翻。所谓的传统模式就是,我们认为数据只是智力活动的开始,我们要把数据转化成信息,然后把信息转化成只是,最后把只是转化成智能。但是数据流认为现在的数据已经大到非人所能处理,所以这些数据应该交给计算机和算法处理。人类应该建立一个连接万物的网络,这个网络上有海量数据和各种算法,也就能够帮助人类解决各种问题。所以人类应该信奉这个网络。

因此,这个网络就会成为比人更高级的存在,所有人都在为了完善它而努力,不停地把各种数据传送给它,而这个网络也担负了很多的使命,它不光是作为科学家或是医生,也会成为老师、程序员......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网络就等于上帝。说不定人类也能在完善这个网络中找到新的意义。这不就是宗教吗?

对于数据主义来说,也有所谓的教义,数据主义要求信息必须是自由的,必须要让数据流更大,并且增加更多的连接,这些连接不光是人,还有一切的事物,包括动植物和汽车、房子、桌椅板凳等等。这个伟大的网络依赖的就是数据的流动,如果有人胆敢阻断信息的自由,就是大罪了。“信息自由”可能会成为新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提倡数据的分享,一个人只要为万物之网上传数据,就是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数据主义并非人文主义,但是它并不反对人文主义。它不过是认为经验在本质上有什么价值。举一个例子,我们前面提到过人文主义的三大派别,有一个问题是问贝多芬的音乐、森林里的民族的歌唱还有查克贝利的摇滚或是狼嚎哪个更有价值。对于数据主义,这件事情重点就错了,衡量一个声音的价值是看它带来多少数据,而不是它创造了什么经验。如果贝多芬的交响曲用到了更多的和弦和音阶,创造出来更多的不同的音乐风格的对话,那么人就需要更多的运算能力解读它,从而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数据主义看音乐的价值,是衡量它的数据价值,数据越多越丰富,那么价值就越大,而不是说人听了觉得哪个体验好哪个价值就大。

这种把体验等同为数据模式的数据主义,从根本上就破坏了人类的权威。人文主义者认为上帝是人类想象的产物,而数据主义又加上一句:人类的想象力不过是生物算法而已。曾经人文主义让人类走向以人为中心,把上帝推向一边,现在数据主义让数据走向世界的中心,把人推向了一边。

当然,数据主义可能还需要一两个世纪时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派,即使那个时候数据之网还没有建立得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也有了巨大的价值,数据主义的合理性也就没有人质疑了。

如果数据主义真正接管了世界,那么人类就已经放弃了以人为本的信念,从而成为数据的芯片,最终还可能降级为数据,最后在数据的洪流之中分散,消逝。于是多年之后回首历史,人类不过是宇宙数据洪流之中的一片涟漪。我认为这种解释在哲学上也是说得通的。

当然,以上的说法都是推测而非预言。计算机和生物科技的发展一定会改变人类的社会,但是至于将要向哪个方向改变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还是开头那句话,历史的 意义在于让我们多思考一种可能性。赫拉利也在最后提出了三个问题供我们思考:

  1. 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只是数据处理吗?
  2. 智能和意识,哪个更有价值?
  3. 等到无意识但是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时候,社会、政治和日常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我的读后感

如果《未来简史》说的都是正确的,那么当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虚构的,我们的自由意志并不存在,我们的人生根本没有意义的时候,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我们还是得去继续生活,虽然未来数据可能证明我的体验都是错的,但是我在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的感觉还是很好的。如果有数据证明如果我未来做一个公务员比当一个工程师更为成功,但是我就是喜欢工程,那么我还是回去做一个工程师。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评判做事情的标准还是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我感觉好,那么就做下去。既然活在一个以体验为中心的世界里,那就去增强自己的体验喽。在什么样的时代以什么样的标准去生活,是从古至今人类都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我还会继续学习,写作和冥想,他们对于提升我的体验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人站在更宏大的角度了解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就摆脱了一些局限性。正因为我知道了很多的东西是虚构出来的,所以我会小心很多。

  1. 如果有某些虚构出来的共同想象让我去为了它做出牺牲,我不会去做。
  2. 我知道人类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性,我自己的大脑也会有,所以我不会去急于否定什么东西,也不会去急于捍卫什么东西。我希望能够通过科学地学习来让我更了解这个东西,而不是先去对它有一个肯定或是否定的态度。
  3. 当我判断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不会只关注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希望能够用数据的方法去处理一件事情,借助现代的工具去协助我完成更好的决策。为此,我要多学习计算机和数学。

最后,虽然读者已经通过以上的文字了解了《未来简史》这本书,但是还是推荐去读一下,有一些例子很开眼界,在此不能一一列举。读浓缩书或是总结和读原书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感觉真的不太一样。这个总结算是对于全书的结构的梳理概括,如果读原书的时候觉得很乱,可以翻开这个总结看看。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RickyTalk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