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正需要时出现
文:Susanna 图:网络
昨天在写作上,刚反思了情绪低气压状态,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永澄老师关于「状态」短视频课分享。
真应了那句: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这需要时出现,我相信冥冥中有这种仁慈。
永澄老师就「状态」做了底层逻辑分析,分了三点
【1】状态是什么?
【2】特点是什么?
【3】本质上是什么?
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正需要时出现第一点:状态呈现在生物系统的物理学上称之为形态,也叫做能量,代表着~结果。
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感悟最深的,目标、结果是两个概念,目标可以拆分成小行动逐步去完善完成的。结果只是目标的一个导向,但以结果为目标的逻辑思维支配的行动会偏离轨道,还会不停地制造焦虑和纠结。
第二点 :状态是脑、身、心、灵四者的组合,影响你的就是~相信。
通过脑身心灵的真实反应,当然这个真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的特点是流动性的。
体现在我们的感知力和觉察力,我们状态不好的时候首先要自检信念系统哪里出了问题?安住当下,去思考,去反思底层逻辑的原则。
因你对你认为的事实或者将成为事实的事物非常有信心,所以人们一般看不到自己的信念,他只知道事实,如:“事实就是这样子的啊!”。但因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结构,共识区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信念,如:“你怎么能这样认为呢!”
这就引发了,反馈到自己身上来的常识性信念的升级因素。
正如今天哲学硕士的朋友在我的文章里留言:认知需要升级,常识需要更新,不断地把新的认知提升为新的常识才算得上是「信念得到」吧。
一语中的的梳理。
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正需要时出现第三点:本质导向我们的脑子是功能脑,分本能和情绪两个系统(双核自驱引擎),情绪系统有自洽的循环,我们的感受就是正念的。
自洽功能,我的理解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把人理解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苹果的iOS,有的人是安卓,我们后天学习到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app。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内在的愉悦、恐惧即是底层操作系统。更多时候我们迷惘、困惑,学了很多道理和技能,但还是过好这一生,其实并非缺某个app,而是我们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到达瓶颈。
解决之道,不是加装几个app就能搞定的,你必须重装系统。就是进行新一轮的底层系统更新。
这里引用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提到,
“假如一味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凝望世间万物,世界难免会被咕嘟咕嘟煮干,人就会身体发僵,脚步沉重,渐渐变得动弹不得。”
正如在上面提到朋友给我的留言,认知需要升级,常识需要更新,不断地把新的认知提升为新的常识,成为我们的底层原则,才能逻辑自洽,知行合一。
你该看到的,总会在你正需要时出现以上只是初步听课的感受,还要再深入信念系统的价值、规则上多取经和理论实践。
很有意思的课,每次听永澄老师的课,越听越有种脑清目明的身心感受。要想写出来全部的表达含义,还需多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