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三章1-5)
1. 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最致命的错误。有一个貌似悖论的原则,值得牢记: 完成任何一个任务,往往都需要三倍于计划的时间—即便,从一开始就考虑到这个因素。
列了很多计划却永远完不成,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一开始就该预留3倍于预估的时间。常看到很多大神列出争分夺秒型的计划,像前阵子刷爆朋友圈的王健林的一天安排,也是满满当当紧凑得很。但这种境界着实不适合我们普通人一上来就模仿,一个不小心就被打击的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成。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任务完成所需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一个重要的步骤: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呢?还是陌生的呢?
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而后根据此判断来进一步判断完成任务所需耗费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可以把事情分为熟悉、了解、陌生,三个程度。
熟悉程度的事情可以较准确预计时间,并且应该有意识地控制此类事情的占用时间,使得预计与实际贴合,还可以应用于后面第五部分的并行模式中。
了解程度的事情适用于后面第四部分的任务拆解,拆解后的各项子任务,还可以再按熟悉、了解、陌生的程度进行划分。将其中的熟悉部分尽量预估准确时间,了解部分可以预留3倍正常时间。陌生部分根据事情复杂程度,预留出达到了解所需时间(这部分时间应该是最不可控部分,所以尽量减少陌生事情,也就是说平时应该多扩展知识面,使得大部分事情都处于了解状态),达到了解后在按上述预留3倍正常时间。
陌生程度的事情参照上述了解程度拆解出陌生子任务的步骤。
这是我想到的关于估算时间的具体方式与技巧,而有效掌握估算时间这项技能的关键如下:
一是提高知识的宽度(减少陌生部分)
二是拆解的细化(越细化的拆解越容易将时间预估准确)
三是要通过练习使熟悉部分的时间预估精确(最可控部分要严控)
2.及时行动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然而,最终患上“拖拉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他们错以为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直接做好的。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确实总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没办法不怀疑自己……
而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自己是否能够做对,无论自己是否能够做好,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是否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嘲笑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所以,一旦你开始认真做事,你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要远远高于你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人有之前提到过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微妙心理。
及时行动的关键在于克服恐惧,内在与外在的恐惧一起袭来时,人往往就会放弃。
在这点上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厚脸皮,拒绝完美主义。厚脸皮的不在意外界评价,拒绝完美主义的做好自己。
3. 直面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
简单部分对应的就是第一部分里熟悉程度的事情,这最为可控的一部分一定不能随意浪费,要争分夺秒的做完,使得后续部分变得时间不那么紧张。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倾向,那么再多再巧的时间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本质上来看,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完成不了。所谓效率需要任务完成才能够衡量,这样看来,对于逃避困难的人来讲,无论他们最终花费了多长时间,但因为任务没有完整完成,所以,根本谈不上效率(相当于分子等于零)。
可以结合吃青蛙的方法,将困难任务提前,之后的一切就都好办了。
即使是对于没有逃避倾向的人,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困难事情放后面会使整个做事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很大,从而影响了本应容易完成的部分。而先处理困难事情,则会在完成后有个非常愉悦的心情,促使我们快速完成简单部分。一般说来整体速度第二种会大于第一种。
4. 关注步骤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关于这件事儿的三个方面:WHAT,WHY,和HOW。因为任何一个任务都起码具备这三个属性:WHAT(该做什么?),WHY(为什么要做?),和HOW(如何去做?)。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能否最终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才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方面中最为关键的实际上不是WHAT,也不是WHY,而是HOW。因为WHAT与WHY常常不言自明,而HOW却并非唾手可得。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HOW而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变得踏实。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能。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地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切实的巨大好处。
其实更细致的做法应该是思考事情时按5W1H的方法,即WHAT(该做什么),WHY(为什么要做),WHEN(时间节点),WHERE(涉及地点场所),WHO(相关人员),和HOW(如何去做)。
当一件事情拆解后的每一步都按此思考的话,整体事情将得到高效有序的执行。初期不熟练时,建议拆解过程按照任意变量发生改变都重新完整写一遍后续流程。
可以拿出一叠纸,每张都先写上what,when,where,who,why,how。每当how中涉及的when,where,who等发生变化时就再拿一张纸继续写下去,以此类推。这样事情的进程可以拆解到最小化方便执行。
5. 并行串行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并行两个任务。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这两个任务之所以并行是因为你对自己了解所以才主动如此安排的,即,对你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被动的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尤为低下。
并行任务中必须有一个是完全不占用你带宽的熟练事务,或者说是不用思考的事情。如果觉得难得话建议就先不要这样做了,不然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倒是降低了两件事情的质量与速度。
并行用的好的话,其实可以提高思维活性。学生时代,我总是把不会做的物理题留到英语课上,一边抄黑板上的英语笔记一边想,基本上就都能做出来了。
当任务被划分为很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抑或并行,抑或串行,需要仔细甄别。甄别之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方案之间,还可能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这也是我上面说的每个变化都重写一张纸的原因,这样可以将同一因素部分的任务放在一起看能否并行,再依据时间或逻辑考虑串行部分,对于大型复杂的事件安排,这一做法相当有效。
把自己变成“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
这个方法类似于番茄钟的方法,对于提升注意力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