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内心小孩找个家》书摘与感悟(1)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启明未来

为什么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孩?

这个小孩对于成年以后的你的生活会有影响吗?

我在《给内心小孩找个家》这本书中得到了的答案。

注:该书是“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丛书第一本,出自德国著名心理医生斯蒂芬妮.斯蒂尔。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

“内心的小孩”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对一个人童年印记的比喻,除了与生俱来的秉性,童年经历在很大决定了人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价值感,这些被看作是性格的一部分,内心的小孩也是童年所受影响的总和,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重要的相关人。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回忆起的童年经历都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更多的东西早已深入潜意识的深处,内心的小孩是我们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的感觉,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感受、感知和行为。

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是大脑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通过父母(照料者)的表情、语音、语调、注视、抚摸、喂食、洗浴等等来识别自己是否受欢迎、是否被认可、是否被爱,如果孩子的童年与父母的关系是温暖的、安全的、充满爱的,就能培养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原始信任,这样的孩子,成年后会处在阳光小孩的模式中,反之则会受到阴影小孩的控制。

原始信任形成于家庭,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基础,缺乏原始信任,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就会极低,即使成年,他们也总会希望别人给他们认可、保护和安全感。

童年没有得到认可和保护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一直处于饥渴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饥渴会形成许多未满足的期待。

我们只有与内心的小孩建立起友谊,我们就能获悉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所受的伤害,治愈精神创伤,提高自身价值,而我们内心的小孩也将找到他自己的家。

真正看见我们的“内心小孩”,是每一个成长的第一步,从这里出发,我们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30岁之前阴影小孩在我的潜意识中沉积的很深,我的童年、学生阶段、包括刚刚参加工作时,我最不会处理的就是人际关系。

在他人看来,我比较傲气,跟别人和不来,动不动就看不惯别人、自以为是,我几乎没有朋友,受不了委屈,爱攀比……现在我明白了,这些行为有的可能已经偏离了现实,更有可能是我在臆想出来的情景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

原来的我,从未清晰的看见我的“内心小孩”,更不要说了解她的行为模式了。

信念、感受和自我保护策略,是看清“内心小孩”的关键。

接下来我会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之旅,我要早点找到回家的路,与我的内心小孩共同成长。

更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可以自由处世,还可以帮助他人,会是这样的,我相信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