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IP2:上海印象
2023-02-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天空
今天IP属地飞到上海。
上海,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最早认识上海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看过的电影《陈毅市长》、《战上海》,第一次知道我们国家有这么个城市。
中学时,通过张爱玲的书认识上海。以致后来专门到淮海路去坐一次有轨电车:午后,车上乘客不多,恰到好处地播着蔡琴的音乐,伴随咿咿呀呀的电车轨道声,在初春骄阳映照下,路边两排斑驳的梧桐疏影中穿行,感觉好极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48986/8abba1e400744b9e.jpeg)
据说,上海对外地人易产生地域偏见。我去过几次,从闸北到浦东、静安到徐汇……虽然拿着地图,没少问路,感觉上海人民都很友善热心。
南京路的人群商业味,徐汇区的悠闲下午茶咖味,浦东高楼林立的国际味,静安寺闹中取静的别致味,淮海路上的忙碌味,城隍庙中的嘈杂味,还有外滩晚风吹来的黄浦江气息,把这个璀璨的东方明珠点缀得无比多元和包容。
印象最深是商业繁华程度和城市治安,虽然在广州也生活多年,相比之下,上海人的夜晚感觉不用睡觉。
凌晨一两点,人声车流渐稀,市区随便一条马路上,却还随处可见开门营业的店铺,几个街坊坐杂货店门口开一桌麻将,边做生意边守夜。时不时传来几句上海话,侬晓得伐。看到人客路过,友好地笑笑抬起头打招呼:侬好。一口不紧不慢的吴侬细语,让人倍感舒适。身在异乡,虽已夜深,依然温暖。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上海。多年不见,如今的上海,一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