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原创者交流圈写作经验交流

写了364篇文章后......

2018-06-25  本文已影响2人  老卢庸观

今天的文章本来是准备好的,但却因为忘记带数据线不能把手机上的图片倒腾出来而搁浅了。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一篇总结自己写了364篇文章的文章。

前些日子闲暇时还在想需不需要写一篇记录自己写了365天文字的文章呢?

不曾想,今日——第365篇文章的诞生日,却意外地落实了。

仔细咀嚼,似乎有股“心想事成、命中注定”的味道。

不过,我早已忘记写过什么文章了,甚至有时候看到自己曾经的文章,会有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不看作者都差点忘记是自己写的。

那么写了一年,我想要什么,我又得到了什么呢?用时髦话来讲,就是写作的初心是什么?写了一年偏离航道了吗?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

如果非要找出“初心”的话,我在2017年3月16日《老卢庸观由来》中的一段话——“时过境迁,年将不惑,儿时写日记的情形忽然涌上心头。在这种回忆片段的刺激下,突然有种想写写文字的念头。正好,互联网社交平台微信提供的电子记录空间可以满足这一想法。于是就在2016年末新岁将至之时开始酝酿考校公众号的名称。”——也许算是吧。

显然,我开公号的“初心”,很普通,就是想写一写,并没有太特别的目标和想法。

当然,如果说初心会进化的话,我时下的“初心”,便是写各种类型的文字,发展自己的写作系统,让写作成为一种技能。尽管机器人写作已有普及趋势,但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干一件事情,争取做到全球前25%甚至10%范围内,从成功人士的角度看,还是有些意义的。

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活好当下、把握当下吧!立足现在,才有未来。通过写长短文章、不同题材和需求甚至是漫无目的表达的文章,至少可以锻炼一下驾驭文字的能力,体悟丰富汉语文化的变化多端。

无论从写一写的“初心”看,还是从“发展写作系统”的“初心”看,我都未曾偏离航道,一直在努力。即使最无聊、大脑最空空如野的时候,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摒弃杂念、不良情绪,坚持写些文字的。无他,只为了“初心”。

写了364篇文章后,我唯一不满意的是——自己涉猎的内容虽然比较宽泛了,但文章的类别、形式还相对狭窄,不能很好地锻炼写作系统,加速其成长与进化。

另外一点题外话是,我近一年来读书数量下降了,尤其是精读类的书籍常常因为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原因被耽搁。这使得我在一些方面的思考和写出来的文章,无法做到足够深刻和系统,也无法形成由浅及深、一脉相承、逻辑严密的观点和思路体系。

这些都是下一步写作中要重点关注和加强的,不容忽视。

总体看,写了这么多篇文章后,我开公号写文字的“初心”从无到有、从“写一写”到“发展写作系统”,已发生深刻变化。这符合事物发展由简入繁、由浅及深的规律,是一个不错的苗头性趋势,我得倍加珍惜才好。

不仅要珍惜,还得继续努力前行,向着诗和远方。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感谢那些长期以来陪伴我、鼓励我、奖赏我、支持我的亲朋好友和粉丝们,你们是我前进中最大的收获和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卢庸观”因你而精彩。

再次衷心感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