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培养目标不同以前,要求学生知识的内涵扩大,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跨学科知识、经验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仅要发展认知能力,还要发展元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新时代教育的育人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知识积累为特征的传统学习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未来社会已不属于拥有更多知识和技能的人,而是属于那些具有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人。未来已来,我们如果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需要先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1、在学习方式上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项目式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自行设计、执行各环节,组内成员是一个密切合作的共同体,共同决定着项目最后的成果。
2、在项目中,教师只是监督者和指导者,并不多参与学生学习项目的实施。给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
3、学习方式要注重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一起探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探究,基于真实的场景,使用真实的材料来操作,从而产生真实的影响;过程中孩子有充分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不断反思,然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与修改,最后进行不限于课堂内的公开展示与分享。在此环境里,孩子通过解决不断产生的开放式问题来学会学习。
4、项目式学习和其他教学方法不同,项目结束时要通过一个作品来呈现项目效果。这个作品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多媒体作品,也可以是小报告或者小论文等。
5、
为此,课程的结构、内容和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改变。技术赋能教育,个性化学习、混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思维发展型学习是未来主流的学习方式。
未。在当前的全球教育变革中,真正能够持续有效的学习方式,都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影响教师的学习。其中,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在这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作用。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在这个界定中,“项目”指的就是从问题提出到设计制作、最终到展示成果的完整活动,这个活动过程内在地蕴含着学生的学习(如对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应用、对学科知识的建构、利用网络等技术手段收集并处理信息等),“项目式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可以
尽管学者们对项目式学习内涵的描述不完全相同,但综其所述,项目式学习可总结为:是一种通过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最终以产品形式呈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建构知识网,掌握必备技能,实现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具有如下共性特征:(1)涵盖多学科知识。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复杂且真实,很少有单一的知识背景,这意味着要解决问题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耗时也较长。(2)。(3)公开展示成果。。(4)重视评价与修订。项目式学习对成果的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有自评、他评,评价方式包含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5)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项目式学习最终是要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建构,让学生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利用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