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Jobs-15-iPod 的应运而生
阅读章节:
Ch30 — The Digital Hub: from iTunes to the iPod
Ch31 — The iTunes Store: I’m the Pied Piper
Ch32 — Music Man: the sound track of his life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1787/8a316e18390c5b18.png)
Ch 30 在介绍 iPod 这个主意诞生之前,先提到说乔布斯每年一次,都会带着公司里最有价值的100名员工 “集思广益”(The Top 100),在白板上列出每个人认为下一步应该做的十件事情,而后去伪存真留下最值得的十件,而最后还得在这十件事情里再删掉七件,剩下最有价值的三件事。乔布斯说,we can only do three. 这一点也体现出他对目标的专注。
当我阅读到这里时,忍不住联想到自己的目标,前不久列出来的2019新年目标少说也有八九项……当我们在列目标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地列出一堆有一堆,仿佛目标少了就是在纵容自己的 “懒散”,然而从我们一年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看,那么多的目标真的都可以完成吗?其实我们也都心知肚明,不可能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定目标呢?岂不是在自欺欺人?
想想看,苹果公司上千号的员工,乔布斯才敢列出三件事,而我们只是一个人,我们怎么敢就列出那么长的清单呢?也真是不自量力了~倒不如,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就列那么一两个最想要实现的目标,专注于此,做到极致,岂不是更好?
言归正传,2001 年,在互联网泡沫的当口,乔布斯的新战略 digital lifestyle 赋予个人电脑新的功能 — 数字中枢 digital hub,成为整合各种数字设备的枢纽,从音乐播放器、录像机到相机等等。当时的大环境里,微软主要做软件,Dell 和康柏做硬件,Sony 生产数字设备,Adobe 开发应用程序,而苹果公司则是把所有这些都整合到自己的系统里,形成端到端的闭环。从 iMovie, iDvd, 到 iTunes,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最终在 2001年10月23日推出了 iPod,不出意料引起热潮,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自己的 MAC 电脑业务~
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 iTunes store 的创立,解决了当时音乐产业的版权问题。用乔布斯的话说,是一个多方皆赢的合作模式:
Everybody wins. Music companies win. The artists win. Apple wins. And the user wins, because he gets a better service and doesn’t have to be a thief.
音乐公司、艺术家、苹果公司三方均能赢利,且用户也有所收获,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不用再小心翼翼的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 “盗版”。在乔布斯看来,个体有限的时间可比 “盗版” 省下来的那些钱有用多了~ 更何况那些正版音乐在 iTunes store 上的定价不过 0.99 美元,还不到星巴克拿铁的三分之一。
不得不说在这件事情上,乔布斯整合资源的能力真是太有才了,尤其是音乐的定价和销售模式,既能限制盗版,还能借着 iTunes 带动自家 iPod 的销量,更进一步带动 MAC 电脑的销量……没办法,谁叫人家系统不外放,整个一闭合循环呢。
甚至连盖茨也忍不住评价说:史蒂夫·乔布斯有种惊人的能力,把关注点放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能找来会做用户界面的人,以及革命性的营销手段。
Apple’s Jobs again. Steve Jobs’s ability to focus in on a few things that count, get people who get user interface right, and market things as revolutionary are amazing things.
是呀,在这之前,其实 Sony 和微软也都尝试过和唱片公司合作,但却没人能够像乔布斯那样提出这般颠覆性的战略合作方案。究其根本,最缺的还是那份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对产品的专注,以及目标的坚持不懈。这几章也提到了乔布斯是如何一步步与各方协商谈判最终达成合作协议的。所以说,哪怕目标再有难度,只要是自己真正热爱的,总有办法可以实现的。
If you don’t love something, you’re not going to go the extra mile, work the extra weekend,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as much.
是呀,成功不过是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面多走一步,多花点时间,多挑战一下自己的现状。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