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

化负为正,戒急戒躁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伯尔尼CX

不妨将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和破坏性行动中包含的能量定义为负能量;将正面的,积极的,创造性的行动中包含的能量称为正能量。所谓“化负为正”即为一种将负能量转化成为正能量的技术。

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发现,一般来讲对于负能量,或者说,负面情绪所包含的能量都是一种爆发性的,而如果将这种能量加以约束,变成一种缓慢的释放方式,往往就能转化为正面的能量。

例如一个同学喜欢打架,是一种负能量的释放方式,在打架斗殴的过程中,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被消耗。那么为了惩罚他,老师让他去打扫清洁,把教室,走廊,厕所都给打扫一遍。那么这个同学在做清洁的时候,就逐步将能量消耗,其中所使用的身体的能量形式,其实和打架的时候是一样的,区别只是,一种是聚集能量的爆发,另一种则是缓慢的释放。

往往负能量在转化为正能量的过程中,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和控制,而且,在此过程中,又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负能量。例如,那个打架的同学乖乖去扫地的时候,别的同学又可能会过来挑衅

“刚才不是还很牛吗?现在怎么了,来打我呀?”这种时候,那个扫地的同学的控制力和意志力的负担很可能会成倍增加吗,这时如果没有合理地调整的话,又很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意志力的崩溃。那个扫地的同学扔下扫帚,猛地再次和别的人扭打在一起。

当化负为正的通道建立的时候,往往会一瞬间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一方面,在这种通道的前端,即正能量的出口处,由于这种正能量很缺乏,以至于它一旦产生就立马被别人采用,或者叫做拿走。在通道的后端,即负能量的入口处,很多很多的负能量都想要被转化,因此不断地冲击这个通道,结果就导致通道的坍塌。

设想一种场景。

一个小镇需要用电,但是当地的电站已经满负荷运行,无法供应了。于是,当地政府决定在小镇的附近建设一座核电站以满足电力需求。当核电站落成的时候,小镇居民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因为他们从没有领略过核电的动力。然而,当核电投入运行,继而能够满足用电需求的时候,小镇居民就非常满意了,因为他们过去的困境得到了解决。

核能,或者说原子能,具有两种释放的方式,其一是通过爆炸,毁天灭地,其二是通过核电站,转化为能够使用的生活和工业用电。如果用化负为正的观点来看的话,显然第一种方式属于负能量,而第二种方式是正能量的方式,核电站及其内部的各种设备就是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通道”

那么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小镇的电力解决了,电费也降低了,夜晚也是灯火通明,然后呢?旁边另外一个小镇,看见了这个情况,也表达出了类似的诉求。

但是,核电站造价不菲,不可能再建立一座核电站,于是旁边的小镇选择将自己的电源与核电站接通,因为这样他们就也能享受到核电的利益了。原本一座核电站只需要承担一个小镇的供电,现在却要承受两个小镇的负载,然而,电站的工作人员却不会很难过,因为他们的工资提高了,原本只收一个小镇的电费,现在收取两个小镇。于是他们又不断运来核原料,然后把核反应堆的功率从额定功率调整到峰值功率,因为这样就可以提高转化效率,提高他们的收入。过了一段时间,没有出问题,大家都很高兴,这样就能够走向发达,走向富裕。然后人们接着把第三个小镇的电源接入,运来更多的核原料,把核反应堆从峰值功率,调整到超负荷。

结果可想而知,崩溃,爆炸,万念俱灰。

因为如果不发生这样的事情,人们会继续增加负载,直到这样的情况发生。

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很可能就是这样发生的。

化负为正的通道一旦建立,压力接踵而至。然而,问题的原因不是通道本身,而是需求太大,太急,这时如果能够控制这样的需求,戒骄戒躁,那么情况就得以缓解。

那么如何戒骄戒躁呢?

我的观点中,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尽可能快速去强化这种“化负为正”的通道本身。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在增加了收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继续创收,而是提高工程安全,提高相关技术的投资。这样,就能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避免崩溃。第二是,责任分散。把一座大的核电站,拆分成两座小型核电站,分别供电,这样,即便一座电站出事故,另外一座也不至于崩溃。在另外一个例子中,如果老师惩罚学生扫地的时候,不是惩罚一个同学,而是把很多参与打架的同学都一同惩罚,让他们一起扫地,那么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在扫地的过程中,被挑衅而暴发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在转化负能量的同时,保有一种戒急戒躁的意识,这样,一方面避免崩溃,一方面还能提高转化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