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高端视野】【艳阳与幽水】

生命的景观或许不似您我之初见 * 短论

2020-09-30  本文已影响0人  古蓝云
晨曦的星空

没错,生命的景观不似您我初见的样貌;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情形千差万别地生存于各自的生命景观之中。

因此,当一接触到这个话题时,我想立即更改一个概念,与其说“生命流逝”,毋宁说“生命流失”,甚至是在疑团迷雾中“流失”着我们的一切,也就是作为依然属于肉体生物即动物的“我们”的生命内容即质地逐渐因耗损而脱落,直至流失殆尽,枯竭成灰,或许可以说转化成为别样的存在形态(是否真的重归为重子物质了?抑或是别的我们生前无法认知的物质存在形式?)。

或许其生灭的速度于群体而言自然显得相当漫长,而于个体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白驹过隙转瞬即失了吧?

速度问题可以让我们惊醒,亦可以令我们麻痹这或许就是时间的存在形式给我们的错觉?因为,我们总是不得不执迷或纠结于与我们有切肤利益或价值攸关的世俗事务之中,难以自拔。所以,我们总是深深的陷于繁复重叠的“麻痹”与“惊醒”的拉锯战之中,难以自持,常常拖沓甚至陷入绝望的泥淖境地。只不过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决不愿意服输。

或者,从难以捉摸的反面看,这或许是好事?不然,我们的生命内容依凭什么去填充、保鲜和优化?

是的,我们毕竟拥有强大的想象力、思考力和意志力,无论在什么样的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以我们坚定的信念、豁达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克服并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险阻,执着地迈向光明美好的簇新境界。这也就是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坚毅的走到今天仍繁衍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当我们处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能见到灿烂彩虹的时候,我们不由得从紧张状态幸福地步入松弛状态。享受着上苍与先贤远远施予我们的眷顾和恩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人创造的文明滋养和支撑着我们的一切。

宁静的生命

我们已经过度沉湎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之中而且,无疑这也早已经包括了我们万千家庭及其生活的剧情我们生活在安澜祥和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或纸醉金迷的幸福美满时代

只是,我觉得幸福的内涵日益狭隘,而非幸福的外延将呈狂放状态。

事实上,“福”与“祸”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双方的转化往往是令人猝不及防的

可是,我们很难幡然醒悟。这就如同人们大都喜欢(虚浮的)奉迎而拒斥(真诚的)批评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在这个人人以贤达、强者和幸运者自居的年代,人人仿佛真的成了宇宙的自以为是的中心。我还能说什么好呢?

所以,回到题目涵指的意思,其实还是一个对速度和状态认知与把握的问题。不管怎么样,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毕竟,生命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也是最公正的。但是,我们切不可擅自加入那些虚妄的常数进入严谨的公式之中。否则,很多认知、辨识和判断将会背离客观的现实,更休说我们梦想设定的初衷了。

思索至极致,往往可能走向真相的反面。颠覆生命景观的既往认知的疯狂状态有可能不仅在梦中出现。

所以,我们务必需要砺练并保持属于个人的清醒状态。或许只有如此,我们才可以才可能洞见生命景观的真相,获致我们得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智慧和动力。

愿我们保持神清气朗,时常自省,超然颖悟;尽管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轻易达至此种境界的,更不要说在人生的许多重要节点乃至终身能够得以秉持了。这么说,我们到底需要怎么样呢?——这其实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因为,这些问题牵涉的东西甚多,暂且搁置不议。

最后,援引一段安德烈•萨哈罗夫的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如黑暗中微光闪烁的光点,从黑暗的无意识的虚无中浮现片刻。我们应该运用我们的理智——为了公平合理的生活,也为了我们仅能隐隐约约意识到的目标。”愿与朋友们共勉吧。

不管我们曾经或正在哪一重或多少重宇宙里生活或存在着,我们首先总得关注我们当下与我们生活或存在最贴近的这个世界吧?因为,我们的“貌合神似者”毕竟仍处于猜想和想象之中,即便有,也与我们相距甚远(据说,在450亿光年之遥的“地平线”之外呢;或许,就目前的宇宙,可能是“浩瀚之海”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呢……)。

是的,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当我们(即使我们捱不到那时,但我们的后裔们是能够的)真的跃迁至3.0乃至4.0阶段时,人类的生命及其体验状态很可能超乎现在我们的想象的。未来可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做到:永不言弃

然而,我还想再说一遍,生命的景观或许不似您,不,不似我们的初见。而我们所见的或许正是我们需要的;尽管看起来似乎不那么真实。

                                                                                            古蓝云

扭曲的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