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起源
中国十九世纪初,许多文人接受了西方思想,开始写新思潮小说,譬如鲁迅。这批小说以新思想、意识形态为主。
但是中国的传统小说并未消失,改头换面成为中国现代通俗小说。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自1892年开启新篇章,以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为分界点。
《海上花列传》成为分界点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1、描写当代现实生活的“今社会”。传统小说一边写两个:历史,和儿女私情。前者例如《三国》《水浒传》,后者例如《红楼梦》。
2、是一部移民小说。而且移民的原因是淘金。而历史上移民的一般原因为战争,或饥饿。
3、描写上海开埠之后的事情,这些事情是之前没有的,例如万国博览会。
4、记录了上海人当时所谓的观念。例如赵朴斋的妹妹开妓院,亲身上阵,而妓院的匾额竟然使她亲哥哥提的。
5、发表在杂志《海上奇书》上,商业运作与文学合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5797/81ef33713fa73cdf.jpeg)
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而在此之前,中国文学的正宗都是诗歌、散文为主。
以《海上花列传》为分界线,之后晚清迅速出现大量小说,以其中四部为代表,鲁迅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
中国官场有着说不尽道不明的故事。一个人不论身居什么环境,只要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必然会潜移默化。因此,李伯元编著的这本书正是一面审视自己最好的借镜。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吏、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作品用第一人称口吻,以号为“九死一生”者的遭遇为主线,记录了其20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勾画出了200馀件“怪现状”。作品中将主人公20年接触的各色人物分为三类:一是蛇虫鼠蚁,二是豺狼虎豹,三是魑魅魍魉,从而表现了从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前后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左右的清末社会的黑暗现实。
刘鹗的《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亚洲周刊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中位列前十,历史最久远的为清末作家刘鹗发表于1903年,反映晚清腐败社会的《老残游记》。本书主人公老残,不入仕途,浪迹江湖,凭借医术糊口,游走中华大地,看似跌宕曲折的游历,实则是潜入官场内部的冒险。老残一路走,一路看,茫茫官场,芸芸百官,玉贤、刚弼等“清官”的真实面目、官场晋升的手段和细节,一一浮出水面,读来不寒而栗;中国传统官场文化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再无任何遮掩!本书问世百年,赢得“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之盛赞,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编辑推荐世纪经典:一个世纪以来,《老残游记》中文印行版本多达186种,并被译成8国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精美插图:独家收录精美手绘插图,大气呈现中华大地山水风貌。精校精编:依据1906年天津《日日新闻》善本为底本勘校,全新精校典藏。装帧现代:精心设计文字版式,版式舒朗,设计精美,便于阅读收藏。名人推荐“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严复“不意中国亦有此人!可与英国最高小说平行。”——王国维“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鲁迅“我平生所见,有清一代的奇才、异人、你们没法框他的人,我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前有曹雪芹,后有刘铁云!”——周汝昌“只有精细的观察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底子;只有朴素新鲜的活文字能供给这种描写的工具。”——胡适“文字之机趣,描写之生动,有眼人自会辨别”——林语堂“《老残游记》是‘近乎革命式的成就’”——夏志清“清末有一册《老残游记》……刘鄂信笔写来,有一种很特殊的诚恳在里面。”——阿城“这本书是古老的中国文明在其衰落之前的最后一篇伟大的赞歌。”——普实克
曾朴的《孽海花》
孽海花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全书共三十五回;以苏州状元金沟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从此现代通俗小说开始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