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自我教育的一生——读《半山文集有感》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 首发平台:微信读书,ID:初柠微侠,文责自负。
书中的文字像封面图般,既有点染般的启迪,又有留白般的回味无穷。这本书的章节,像是一树花开。一个根基(人的思想)不断生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地的滋养中,发芽,分叉,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思想成熟)。作为自己个体的园丁,树上的枝叶茂盛,需要不时的修修剪剪,为了更好的生长与发展。眼前需要修剪的分枝有关系分枝,阅读与思考分枝,爱情分枝,孤独分枝,(情绪)痛苦还是快乐分枝。这些分枝的启迪在这本书中会有心的回响。
这本书是作者在居峨眉半山六年来所写的语句汇集而成。有些语录很精辟。他的文字有点像泰戈尔的文字,在一句话中看到了泰戈尔式文字的一点痕迹。“生命如秋天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夏季的风再大也吹不落旺盛的绿叶。秋天的叶子失去了自己的养分,是自己要掉的,与风无关。”泰戈尔:“夏天的飞鸟,来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飞走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曲子可唱,一声叹息,飘落在地上。”虽然表达不同,却有一种同样的情感—伤感。
读到这样的文集,就像饮了一口清澈凉爽的泉水。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读这些文字就像在雨后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淡泊清亮的风景:阳光洒落在辽阔的海面上,光芒显得格外明亮,这明亮把大海衬托成一种明媚的色彩;海面像是吸足了色彩,让人看到了很多的星星闪闪,是海珠,还是不同情境下沙粒晶体的反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切都是那样清新,隽永……
阅读——文字是黑白色的,阅读者让它们变得斑斓。
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书籍汗牛充栋,选择书籍很重要。我们该读什么书,读书,要多读那些能从漫长岁月中流传下来的书,少读一些只能流行于现在的书,要多读那种合上书本,就觉得自己已有所更新的书。
有些书籍,我们会念念不忘,一读再读,这大抵也是阅读的美妙体验,人可以通过重读一本经典,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读出来;把时间的刻度读出来;把自己一丝一毫的成长,都读出来;把错过的人和风景,重新唤回到自己身旁来……阅读是一种旅行,也算是一种流浪,人在文字中出走或是航行,遇见点什么,纠缠点什么,生出点什么,告别点什么……
我们阅读,了解作者,了解书籍背景,然而请记得,阅读绝不是为了去认知某个作者的世界,而是通过阅读认知自己的世界。阅读,不能只阅读,让自己的思想“躺平”,还需要思考。 最好的阅读效果,是通过阅读加上反省,去消化自己的人生经历。最好的文字应该像消化酶一样,可以协助阅读者,将他的人生经历,转化为他自己的营养。
关系——反复无常的不是情感,是一颗正在打算盘的得失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意味着处世方式和行事手法的各不相同。际关系,说到底,就是距离关系。为什么有的人关系比较近,对人付出关心了,才会一直保持联系,细水长流,绵延不绝。为什么有的人关系越走越远,每一份关系都是需要彼此去维护的,若只有一方努力,亦或者双方都不努力,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正如那句,“关系的好坏是,(不忙的情况下)你的消息我秒回,我的消息你轮回。”
说到关系,难免会说起感情。人不能把感情视为严重依赖, 离开了就不行的感情关系,只是一种需求关系,并不是亲密关系。不要把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离不开的关系。一段真正良性的关系,衡量的标准恰恰是离开这种关系独自生活的能力。为什么两人之间情感会变淡,变淡的真正原因是双方都不再能给感情增添新鲜的内容。
聊天群也是一个社会,是一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不过是知道自己能给予什么,因此而可以得到什么,没有这种平衡,这种交往就长久不了。读书分享,你能给什么,才可以得到什么。人人都不去给,何来得到?
在人际关系中,人会患得患失,也会迷茫,不知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中的纷纷扰扰,有的甚至迷失自我。正确看待人际关系,少关注一点关系中的对象,多从关系中看看自己。
关系里唯一正确的态度,在于允许彼此付出和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些人际关系已陌生,就该陌生到底,怕半生不熟,更怕熟过之后,再度陌生。
关系的真谛,就是借他人的力量来认识自己,也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他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的。
爱情——成熟的爱是种信念,信念真实存在,爱就一直存在。
好的爱情成就彼此,不好的爱情消耗彼此。爱情,两个人在一起,最差的状况就是彼此都因怨恨而生出戾气,其次就是彼此都感觉到在被对方所消耗。最好的状况肯定是互相都能感受到关系的滋养,其次是一个人能滋养另一个人,但这个人被滋养的人并不会去消耗滋养他的那个人。
好的关系,深层次昭示出来的本质,是需要各自对在这段关系里的自己都满意。否则,分手是迟早的事。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去成就对自己的满意度,在恋爱关系上也应该尽量去认识那种对自己满意度较高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彼此互相帮助以增加各自对自己的满意度,而不是去破坏这种满意度。
有人说爱情,有人说感情,这两者是存在差别的。爱情是天生的冒险家,探寻的是种种可能性,而感情更像是天生的资本家,寻求的是一种确定性。
真正好的爱情关系所要实现的终极目的,是彼此都能从这段关系中去认识和成为自己,实现的反而是两个不同生命的完整和独立。我们要因为各自都能变得更优秀和更完整,所以才在一起。越是彼此都完整和独立,越容易做到纯粹无间的亲密。
孤独——孤独是一个孩子,人不喂养他,他是长不大的。
一个人若是学会了自己陪伴自己,便学会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项生活技能。不依赖时间,也不依赖任何人,一个人敢于依赖孤独,以孤独再创造孤独,这会让人拥抱到一个完整、真实的世界。
任何热闹对于人都是一种消耗,人在热闹之后会感到累和虚空。任何宁静对于人都是一种滋养,内心或多或少都可以长出点什么来。独处,是让心腾出足够的位置,自己把自己捉回来,放回心里旁观。
心灵最好的状态是空旷,像夜晚的晴空,虽有繁星却不会拥挤,有流星瞬间的划痕,有喜悦有忧伤,有诞生有毁灭,有空旷而无空荡,有永恒的秩序。
痛苦还是快乐——幸福取决于人看见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
一个人的幸福,往往源于他最具个性的、最与人不同的、最私密的个人追求,得到满足,或是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少收藏阴影,多收集阳光。
人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了,就是在变得更好;越来越需要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就是正在变得更差。要获得长久的幸福,就应该把幸福的源头收紧收窄,专注于一个源头的细节,让其成为涓涓细流。
一个拥有日常生活之乐趣的人,肯定是一个人每天都懂得更新自己的人,与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想想也是其乐无穷。
内心丰富的人,才可以过好简单且平凡的日子,这种丰富指的是一个人对平淡生活的再创造力,让死气沉沉的生活,因心灵的创造而恢复生机。上街买一趟菜,也能买出点生活之美的情趣来。
写在最后
网上搜到作者半山曾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亦曾多次创业,后厌倦都市生活,在峨眉山独居,潜心读书写作。居山伴水而不以隐士自居,有大隐隐于市之味道。“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岁华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在繁华之处,心中自有一方世界。安稳于日常,浅喜于光阴。一颗淡泊之心感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惬意的,又是知足的。日有小暖,岁有小安。
阳光斑斓,微风含香,人生百味,随遇,随喜,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