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教育亲子教育

不要让孩子在身体受伤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伤害

2016-07-05  本文已影响190人  沙栗
图片来自网络

昨日同事们携家带口相约爬山。上山容易下山难,某同事年约八九岁的儿子在下山过程中,脚下一滑,从半山坡上直接滚了下来,当时就发现自己的右胳膊完全无法动弹了,痛得孩子龇牙咧嘴,眼泪都下来了。

孩子的父母赶紧过去了。孩子坐在坡下的草地上起不来,身边很快就围了一帮大人、小孩。有两位家长一人拉着孩子没有受伤的那条胳膊,一人扶着孩子的两腋,想把孩子扶起来,但孩子一直叫疼。孩子的爸妈各站一边,看起来并不是特别的紧张,估计这孩子确实是调皮,小磕小碰的可能已经是常事。爸爸甚至开始数落孩子,都跟你说了别跑太快,你说你爬山怎么穿凉鞋出来..... 孩子的母亲在一边虽然没有发火,却也没有安慰孩子,而是接下了孩子爸爸的话题说,早上出门的时候就让他换的,就是不听.....在大家的帮助下,扶着孩子的腰部才让孩子站了起来,孩子痛苦地忍着泪侧着身子受伤的胳膊僵硬地垂下,慢慢往蒙古包走。

后来孩子被他爸爸带去了山下乡里的医院,幸亏并不严重,没有脱臼也没有骨折,加上孩子的肌肉、关节柔韧性都很好,孩子回到蒙古包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刚才的笑容,只是胳膊还不能太灵活地活动,到是脸上蹭伤了,肿了起来。

想起刚才孩子坐在草地上,孩子爸爸责怪的语气,我便想起自己小时候。小时候常会犯错,一错便会挨骂。以现在成熟后的眼光来看,其实哪算是犯错呢,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做过的很多“错事”不过是在学习,很多时候没有人教导,我们都是在自悟。尤其象我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工地上班,母亲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容不得我们给她添乱。如果我做了以她的标准认为不对的事情,必然是得到她的一顿责骂。

尤其让我终生难忘的是上学时候因为学滑旱冰将手腕摔成骨折。当时被我哥带到了医院,但由于第一次去的是学校跟前的镇医院,镇医院不能做X光拍片,加之受伤后我的手腕尚且能够转动,便被诊断为软组织挫伤,进行了一周多常规的理疗,导致后来轻微的骨质增生。这整个过程我都在学校住校并没有告诉我妈,后来回到家,我妈知道这情况后,生气、责骂成了最初两天提到我骨折时候的全部内容,骂我贪玩非要去学滑冰,骂我滑冰时不注意安全.....当时我的增生尚未得到有效治疗,我妈在那两天里并没有积极地想办法,找医院给我治。我内心里特别的难受,白天忍着不敢让人看出我的委屈,晚上偷偷在被子里哭,夜晚手腕的疼痛会比白天明显而强烈,我一度以为自己的手腕就此废了,对我妈生出一股怨恨之情,不管我就算了,还骂我,这种时候有用吗?

母亲在对待我做错事的时候的态度对我的性格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我内向,不爱说话,没有自信,到后来严重到一度非常自卑。

我长大之后,有了独立的思考与分析能力时,我发现生活当中不止一位家长象我妈这样,在孩子出现各种不好的状况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指责孩子的不好。可是他们并没有想过,孩子是从零开始的一张白纸,没有学习如何知道对错与应不应该?况且无法否认的是在做这些“错事”之前,家长们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或指导,而孩子是缺乏经验的啊。

对于自己,我不能容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在遇到同样或者类似情形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可是我依然发现,许许多多的家长依然跟我的母亲一样只在乎自己的情绪的发泄,并没有意识到这对孩子的身心都会造成伤害,总是要在怒气都发泄完之后才想起要解决问题。家长们就是这样理直气壮地伤害着孩子的自尊、打击着孩子的自信、助长着孩子的自卑,并且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遇事的时候爱反驳、挑刺,甚至毒舌的也不太少数。

那么如果我们再次遇到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嗯,上面文中我已经说过了,先解决当前的问题。比如昨天,我想最合适最让孩子感觉暖心的应该是父母上来先安慰孩子不怕、不急,先送医院。等孩子得到有效治疗之后再跟孩子谈这件事,谈之前父母应该反思下自己有没有责任?既然要来爬山,是不是应该事先就解决穿什么鞋?爬山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注意些什么?有没有防护?......

推而广之,家长们请多反思,多分析:

一、在判定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之前,请先想想判定的标准有没有问题?

二、在过去的时间里,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出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告诉孩子应该穿什么样的鞋子、正确的爬山方法。没有?显然,那是家长的问题了,

三、既然孩子已经“错”了,那第一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办?责怪与打骂,让孩子长记忆得教训?不,爸爸妈妈们,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把问题解决。

四、事情解决之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再来跟孩子沟通,从“错事”中我们和孩子能够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