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生活智慧(5)胫大于股,不折必披——做人,要有边界感
【原文】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穰侯魏冉是秦昭王的舅舅,宣太后的弟弟,位高权重,势可倾国。范睢经王稽介绍得以晋见秦昭王。为了引起秦昭王对他的注意,范睢故意演了一出戏。他假装不知礼数直接闯入王宫,卫兵立即上前阻止:“这是王宫重地,你是何人,胆敢擅闯禁地?”范睢不慌不忙地说:“我只知道秦国有太后和穰侯,没听说有王,请问这是哪个王的王宫?”这一招果然奏效,秦昭王立即让人把范睢带到跟前。范睢成功实现了面见秦昭王的目的,并且试探性地抛出了穰侯这个敏感话题,在某种程度上与秦昭王产生了“共鸣”。
在秦国待了几年后,范睢与秦昭王的关系日益亲近。于是,他找到一个机会说出了藏在心中很久的话:“我在魏国的时候听说齐国只有田文,而不知有齐王。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没听说有大王您。什么是王?我觉得只有牢牢地把国家大权握在自己手中的人才是真正的王,只有兴利除害、掌握生杀大权的人才能称得上王。如今,太后目空一切、独断专行;穰侯出使他国,回国后也不报告;华阳君、泾阳君处事专断、无所顾忌;高陵君擅自决定事情,也不向大王请示。满朝文武屈从于四大权贵之下,心中早就没有大王您。特别是穰侯,他把持政权,随意对诸侯发号施令,四处征讨、订立盟约。打了胜仗,利益归他自己。打了败仗,则由大王埋单……”
范睢这番话直触秦昭王痛处,让昭王如芒在背,汗水涔涔。说这番话时,范睢引用了《逸周书·周祝篇》中的一句话——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这句话由果实与枝叶的关系起兴,旨在突出“臣尊则主卑”的道理。秦昭王即位时年纪尚小,政权实际上由宣太后及她的弟弟穰侯魏冉掌握。范睢认为,这种不正常的情况对秦昭王不利。因此,他以此为突破口,试图游说秦王削夺宣太后及穰侯的权力,并成功地取穰侯而代之。穰侯魏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个“皇亲国戚”会“躺枪”。
秦昭王听了范睢的话终于醒悟过来,他立即采取措施废掉了宣太后,把穰侯、华阳君、高阳君、泾阳君贬到函谷关外,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秦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曾这样评价范睢,他说:“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范睢入秦后为客卿,昭王听取了他远交近攻的建议,伐魏、攻韩,屡建奇功。但是,范睢最重要的业绩是“废穰侯”“强公室”。
“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枝者伤其心”,这是来自生活的现象,同时也包含着生命运动的哲理。种果树的人都知道,春天的时候,如果果树开花过多,主人往往要打掉一些花朵。因为花太多了,将来果实就多;果太多了,营养供应不足,品质就会下降。另外,太多的果实也容易压断树枝,伤其主干,更是得不偿失。
“大其都者危其国”,“都”是指诸候国的都城,“国”是指国家的首都。诸侯国的都城比国家的都城都大、都雄伟,那么,国家的威严何在?这个观点可以用在晁错的事上。晁错提出削夺诸侯国的封地,其实正是这种观点的应用。而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把诸侯国划小,其实也是这种观点的应用。看来,晁错的建议是正确的,他的死是冤枉的。只可惜,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机不对而已。
“尊其臣者卑其主”,过分地尊重臣子,就会损害君王的权威。在这一点上,刘邦的事例很有说服力。大臣萧何功高盖世,刘邦对他敬重有加,每次退朝,刘邦都要目送萧何,直到看不见他的身影才离开。有一次,一位大臣对此提出了意见,他说:“陛下一定以为萧何是社稷之臣,所以才这样礼遇他,其实,他只能算是一个功臣而已。对一个功臣这样,你真龙天子的威严就减损了!”刘邦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便改变了对萧何的态度。见到萧何时,脸上不见笑容了。退朝时,也不再目送了。萧何开始害怕,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又不敢问皇上,只好夹起尾巴做人了。
“尊其臣者卑其主”,刘邦深得其道。他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粗人,因此,他时不时地要展现自己“粗”的一面。他见到大臣,张嘴就骂。像著名的人物萧何、郦食其、英布都当面挨过刘邦的骂,甚至连他的女婿赵王张敖也未能幸免。刘邦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打压文臣武将的锐气,增加自己的霸气,从而把一大帮才华横溢的文臣、叱咤风云的猛将团结在自己身边,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