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盯着眼前容易被放大的事情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两百一十五天
一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饭店吃饭的时候,很多长辈,每吃一道菜,就会唠叨一句,这菜如果自己做,只需要多少多少钱,这商家的利润可真高,一餐饭下来,觉得自己简直是太亏了~~
然而,他们忽视了别人开饭店是需要成本的,房子要租金、服务员要工资、老板投资的机会成本等等。因此,只以眼前的金钱为衡量标准,人们就容易陷入狭隘框架效应。
在投资领域,这种想象尤其常见,人们在做决策时,视野往往没有从全局出发,而是受到框架的影响,总盯着那么几个点。
在金融市场,存在这两个维度:
一个是横截面维度,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观察市场上的很多投资品种。
另一个是时间序列维度,指的是固定一个投资对象,看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
二
对于横截面维度的投资,我们常说一个比喻: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同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别把所有的钱都投资于同一个对象,这是理性投资决策最重要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
你重仓一只股票,风险是极高的,要涨就赚很多,跌下来也是亏很多。为了分散风险,你应该尽可能地多买几只股票,当组合中的股票数目比较多的时候,单只股票的波动已经不重要了,容易被其他股票的波动抵消掉。
从全局视野看的投资者,只要确定了投资组合,就不会去关心单个资产的上下波动。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人虽然也应用了投资组合,分散了风险,但是,他们不关注整个投资组合的价格波动,而是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每只个股上。
每天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看看自己买的这些个股,是涨了还是跌了。当其中某些股票相对于其他涨幅较大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思考,涨这么多了,是不是要卖掉去补那些没涨的?当另外一些股票就是不涨,而其他股票都有不同程度上涨的时候,你又开始思考,这只股票是不是不行啦?要不要换成那些涨得比较快的?
最终,你被单个资产的狭隘框架所局限了,自己破坏了投资组合,最终又将风险积累到小范围的个股里。
三
接下来我们看看另外一种时间序列上的维度,当面对某一只具体股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关注其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例如K线图等等,除了这点,更被人们所关注的是,我在这只股票上到底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我们之前讲过,当你只关注盈亏的时候,其实是选择了自己的成本作为参考点,你每天不断地看盈亏,就是不断放大成本这个参考点在你心中的位置。这种情况会大大地增加参考点效应对于投资决策的影响。
人们总是喜欢往回看,这个弱点其实在和人工智能的对比中,非常明显。在人和AI下棋的过程中,人总是习惯每走一步都和过去对比,来计算得失,而AI就没有这个负担,每一步都是重新计算。
如何避免被成本这个参考点所影响呢?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10块钱的时候买了一直股票,准备等到20块钱再买。但是,当股票在18块的时候,横了很久,老是达不到20块的目标,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忘记成本10块这个参考点,而是进行一个设想,假如我发现另外一只股票,现在18块,目标价是20,这时候,你愿意配置多少仓位来买这只股票?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涨幅都这么低了,那就用一层的小仓位试试吧。同样的道理,那你就把原来手里的那只10块钱的股票,在18块的时候出掉大部分仓位,留一层小仓位就可以了。
因此,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要避免被框架所局限,多维度地进行全局思考,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