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九) | 循序渐进,将文化打造成为旅游核心支撑,壮大旅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与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不仅有助于保护和开发各民族各地方的特色文化,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价值,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因此,文化旅游已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旅游文化层次
根据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生以及演绎形式的不同,将文化分为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现代文化、道德文化。
民俗文化主要是产生于民间,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不断进化出的饮食、服饰、游艺文化,也包括民间习俗、风俗祭祀、民间艺术等;
历史文化主要以历史遗址、遗迹为代表,从建筑、书籍、字画、典著展现的历史文化风貌;
现代文化是具有现代化特征,以现代文化、技术、科技展现的有别于历史的新潮文化;
道德文化是基于中华五千年的礼仪,在漫长的社会演变中约束人的行为、思想意识的标准法则,由此形成正确的社会关系、制度礼制、人际交往语言。
文化旅游开发理念
文化旅游要秉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将古文化与新思想融合,让现代人以休闲娱乐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旅游还要运用现代科技,保证游客多视角、多元化的体验,也大大提高文化的复原度;在体验式旅游的时代,文化的旅游化还应让游客产生浸入感,进行文化的体验化设计开发,引导游客到达文化体验的共鸣。
文化旅游开发路径
文化资源提炼
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旅游资源,只有具有旅游吸引力和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才是旅游资源,因此需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提炼,转化为具有可开发性的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需要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比如世界文化遗产,古村古镇等。还有些文化虽然看似普通,但却容易活化和进行旅游互动,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比如民间饮食文化、舞蹈戏曲、工艺美术、风俗习惯等,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
开发模式
在挖掘和提炼文化旅游资源后,需要根据文化资源的特征确定开发模式。
文化遗产观光——保护式开发
目前,中国有世界遗产5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这些文化遗产具有杰出历史文化价值,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同样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因为这些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脆弱性,对保护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只能开发观光旅游和文化科普教育旅游,其他方面开发较少。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外,国内还有很多文化遗产,如华清池、阿房宫遗址、岳阳楼、大雁塔、各种佛寺道观等,它们的旅游开发同样十分慎重,保护是前提,观光是基本。
但并非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完全不能改动的。有些具有重大价值的遗址遗迹由于在历史的演变中已经被毁灭,为了让世人重拾那份记忆,感受那份让世人震撼的美,在非核心保护区内,是可以重现再造或建造新的文化地标。
古城古镇古村古寨——原生自然式开发
古城古镇古村在旅游开发与运营商比较成熟,国内较好的古城镇旅游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乌镇、周庄、凤凰古城、西江千户苗寨等。
这些古城古镇基本以原生自然式开发为主,提升改造为辅,尽可能维持原汁原味的感觉。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西江千户苗寨等,都是在原有的建筑和风貌上进行旅游开发,维持原有古镇的肌理形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老建筑进行修复,并针对那些危房、与风貌不协调的房屋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建筑保持与古建筑的建筑风貌一致,道路及水系等维持原有的空间布局,街区的铺装等沿用原有材料或基本一致,最大程度的恢复历史古镇的厚重感与沧桑感。
在旅游业态上,古城古镇古村的业态比一般的遗址遗迹旅游更加丰富。古城古镇由于建筑众多,街巷阡陌纵横,为发展休闲娱乐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可以打造风味小吃街、手工艺品商铺、文化客栈、风情酒吧、文化演艺等业态,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休闲体验,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饮食街区,还能让民俗文化演艺走进古城镇,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民俗表演让游客体验当地文化。
文化主题园——文化重塑式开发
当现有的文化遗址遗迹观光不能满足人们的体验需求时,新的文化旅游类型就会应运而生——文化主题园。
文化主题园可以分为古代文化主题园、民俗风情主题园、现代文化主题园,古代文化主题园又分为宫廷文化主题园、市井文化主题园、文人文化主题园等。
文化主题园的开发要点在于营造浓郁的主题文化氛围,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演艺古老的文化,使文化具有大众性,也增强文化的趣味性。
对于仿古文化主题园,主要强调其真实性与还原性,除了要求建筑和场景要有带入感外,人们的衣着打扮、行为方式等都应采用古代特定时期的形式进行演绎。在满足视觉享受之后,还要有深厚的文化作为核心,打造多重效果的文化盛宴。如大唐芙蓉园通过宫廷乐演奏、梦回大唐表演、宫廷餐饮让游客梦回唐朝。清明上河园的各种古代商铺、民间工艺和特色表演将游客拉回了上千年的汴京集市,热闹有趣,游客置身于景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文化演艺——文化舞台化开发
文化演艺是指依托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吸引旅游者观看和传承文化为目的,从专业性、艺术化视角展现出出文化表演、文化节目、艺术展示等。
国内最为有代表性的大型文化旅游演艺有三大流派,分别为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梅帅元的山水盛典系列、宋城的千古情系列,他们同样都以极具震撼和古典唯美的形式完美地阐述了当地的文化,让地游客沉浸在精彩绝伦的场景当中,获得极致的文化享受。
文化旅游地产——文化嫁接式开发
文化嫁接式开发就是将文化元素渗透到旅游业态、商业开发中,如主题餐厅、主题酒店、风情商业街、主题民宿、客栈等,但不能千篇一律的大肆模仿。如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地方开始模仿袁家村,打造一条条小吃街、特色小吃街,但最后都无疾而终,再看看最初的袁家村依然十分火热,这背后的就是文化的力量。随便打着文化的幌子去欺骗游客,文化产品缺乏地域特色,消费者体验过一次之后便不会再光顾,可持续性发展就成了泡影。因此要做文化旅游就要找准核心支撑,稳固扎根文化,依靠文化的土壤结文化的果实。
文化博物馆——文化展览式开发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目前,博物馆仍是进行文化保护、展示的重要场所。也很多原生态的民族村落直接当做天然的文化博物馆来开发。
文化旅游产品化
文化旅游产品是围绕着文化主题,从空间、景观、氛围、业态、体验入手,并结合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打造。
文化旅游产品以市场的需求为开发条件,产品的开发应该有充分的市场论证和市场定位。作为文化旅游产品,其开发的基本原则是文化导向,它的吸引点就是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任何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都不可能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当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也不一定能开发出具有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这就要求开发者以市场为标准,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首先根据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以旅游地文化为导向,确定旅游地的文化主格调和文化开发方向;其次进行旅游文化主题定位,无论是自然景物还是人文资源,都有可提炼和确定的文化主题。再次是围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文化旅游项目。
文化旅游产业化
当文化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行文化旅游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和延伸,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链,甚至作为旅游的主导产业。
从产业的横向扩张来看,文化旅游产业涉及不同产业的垂直、水平和斜向合作,包括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商业、制造业、教育业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横向扩张。
从产业链的纵向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上游环节的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游环节的文化旅游产品运营,下游环节的品牌包装和公关营销。
文化旅游产业还可以在原有的产业链要素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要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衍生,包括涉及旅游商品、手工艺品、影视、会展、文化演艺、动漫游戏等,而这些文艺表演和动漫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场。
文化作为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不断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文化融入旅游,可以开拓出非常大的市场,文化旅游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