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两性情感

潇洒离一回?

2020-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流年白

从人类婚姻模式建立以来,两性话题便恒古不衰。随便翻翻朋友圈,看看公众号,会发现一半的话题都是关于两性婚姻。倡导女性在婚姻中自强自立,甚至不爽就离的观点又占据了半壁江山。

"现在的女人都不想结婚了,男人还想娶个保姆回家",“女人会挣钱会带娃,还要男人干什么”……如果不是看到这些,我都不知道现在有那么多有钱又有闲的女人横空出世了。

身为女性,我为此骄傲。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当下达到了最高峰。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清楚自己的需求,要选择什么样的男人,独立的行走于世,不强求不将就,过着遵从自己内心的生活。

但事实上,这样的女性占了总群体百分比的多少,大家心知肚明。多少人的婚姻是在凑和,为了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分,无法分;过,不好过。如果你经理实力雄厚,心理健康,承受能力超强,那确实可以带着你的财产你的娃,潇洒的一挥衣袖,同旧生活分道扬镳。

剩下的那大部分普通女性又该怎么办呢?颜值一般,挣钱能力一般心理素质一般,娘家家境一般的女人们,看到这些鸡汤故事里令人羡慕的女主角们,该作何感想?多半心里都有些愤愤不平,然后再跃跃欲试吧?

讲个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那种各方面都一般的姑娘。和老公结婚十年,有一个七岁的儿子。两人都是家中的独苗,顺风顺水的长大。在我们看来生活虽平淡但也没啥大问题。到朋友有了越来越多的不满,觉得她老公就是现在所谓的"妈宝男"。无数次跟我抱怨过她老公是如何不做家务,不管孩子,一副只要挣钱回家就是大爷的做派。

我说;“哇,你们结婚都十年了,才发现他是这样的人啊?早些年没有妈宝男这个称谓的时候,你叫他啥?”

朋友有点尴尬:“以前我年轻,不懂得看人,也没觉得这些事情很重要,但是现在后悔了。”

“那你想怎样?”“我想离婚,反正家里有他没他一个样,我离婚了,自己一个人也是做同样的事,还不用照顾他这个大儿童,这些年我都累死了……”

后来还真离了。她老公也没为难她,房子归她,存款一人一半。离婚那天她开心地跟我说:“中午从这鸡零狗碎的生活里解脱了,我要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这事儿过去没多久,她突然半夜给我打电话,说是孩子高烧要去医院,她一个人搞不定。我开着车赶过去,她抱着儿子站在黑漆漆的小区门口,看着可怜兮兮。到了医院以后,她照顾儿子,所有挂号取药的事我帮她完成。孩子看完病,挂完水,再送回家里安顿好以后,天也亮了。

我俩坐在她家客厅里喝茶休息。她沉默了半天,闷闷的冒出一句话:“今天你做的这些事,以前都是他做的。”

“现在你想起来啦?”

“嗯。其实谁都有问题,可能之前我把他的缺点放大了。”

“在一起生活久了,难免平淡,然后心生不满。以前可以接受的,现在变成了缺点。想想自己,其实也不见得就那么完美。”我说。

“是啊,一件东西如果坏掉了,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修理,而不是扔掉。”她似乎若有所思。

不久之后,两人复婚了。

扯吗?吃饱没事干吗?

婚姻里的确存在很极端的例子。比如家暴,劈腿等。但其实大部分人的婚姻矛盾并不在这个范畴里。生活里真正的坏人还是少的。绝大部分婚姻的解体,都是因为茶米油盐的小事。就拿现在流行的“妈宝”来说,谁是绝对的“妈宝”?谁又不是?

凡事都不可跳脱特定的社会环境来评价。我们这一代人,以八零后为例子,大多都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一身。从小到大唯一被要求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家务这种事从来没在咱爹妈的培训计划里出现过。爹妈为我们做好了一切,扫平了一路的障碍。先不说这种教育理念对与不对,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责任感底下的现状。可多少人还记得自己谈恋爱或是结婚初期的感受?多少人在那时候就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大家都一样啊。你不会做饭?我也不会,哈哈哈……

问题只会出在大家真正走入婚姻之后。如果有了自己的下一代,矛盾会更加升级。大家都是在走入社会之后才开始慢慢练习自己的生活能力,一个人时都难免手忙脚乱,更何况还有新成员的加入。

从习惯接受转变成主动付出,从被爱到爱人,需要真正的成长和觉醒。有些人醒来了,但有些还没有。所以"妈宝"是一个社会现象,而且不分男女。

有时候我们习惯性的自大,习惯性的推卸责任。闭眼恋爱,睁眼结婚。拿着放大镜找对方的缺点却对自己的短板视而不见。我并不是赞成凑和着熬下去的婚姻,结与离都是自由,无对错可言。然而婚姻不易,当我们要做如此重大的决定之时,是不是可以先自审一番,让理智走在情绪的前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