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我们爱写日记每天写1000字

和张亚凌老师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9-05-21  本文已影响57人  云朵之上的云朵
和张亚凌老师第一次亲密接触

2019-05-21  星期二  晴

一大早把孩子送去上学后,突然想起联系张老师的事。

昨天早上,按时间孩子该下楼去上学了,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是孩爸,他说汽车轮胎被扎了,让我打车送孩子去学校。就这样,原本可以和张老师联系的,一下就耽搁了下来。

看张老师刚发了朋友圈,我微信试着联系一下。没想到几秒后老师回了信息,“如果方便,可以语音”。我立即回复“可以的”。

随即,微信语音响了起来,我即激动又有点小“害怕”。这可是刚接触的“网友”啊,我们还没来得及说两句话就“语音”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而且对方还是大名鼎鼎的大作家——张亚凌老师。

我小心翼翼地按下了通话键,说实话,那一刻,我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直到手机里响起了一个低沉又富有磁力的声音,我顿了顿,嘴里吱了声,“你好”。

老师没有寒暄,直接给我介绍了她组织的这个“微写作”班主要是做什么,学员情况,怎么学习分享,分享什么内容;还讲了群里学员学习的目的,要让我定位好自己。

通过老师这么一说,我突然发现,手机的另一边,说话的那人不是什么陌生人,她就是我的老朋友,像大姐姐一样叮咛着我。一下子,我那颗小小紧张的心也渐渐地放了下来。

我很愉快地和张老师介绍了自己,以及我学写作的目的,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老师说爱学习是好事,同时强调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学习写作就是要多记多练,若不写,入群不讲话不交作业,那就和没学一样。言下之意就是要让我明白这一点,不能报了班,占了名额而没有行动。只是老师没有直接把这话说白了。

老师继续说,在目前的学习群里,有些人慢慢地就不发文章了。不知道是自己觉得写得不好,不好意思发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动静。或者是刚开始很积极,但看了别人的文章之后,感觉和别人的差距太大而不好意思发文章了。

老师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给我打预防针呀。说实话,近一年里,我前前后后也报了几个小写作班,老师说的这个情况我也遇到过。我也曾是那个原本很积极后来没声音的人。

但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起点。要学习,就不要害怕,我也是从不会开始的。

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响着。是啊,我们为什么要写,我们为什么还在写。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表达啊,心里有声音,就用文字记录下来吧。特别喜欢许渊冲的这句话: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我知道,我的文字很稚嫩;我知道,我学写作的目的很简单;我知道,写作定位很关键。

在第一眼看老师微信公众号时,我就认定了张老师,我喜欢老师的生活随笔和教育随笔。这就是我的方向,这就是我的标杆。当得知老师在办微写作课堂时,我没有犹豫立即联络了。心底那个声音告诉我: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写作老师。

我不要文字变现,我不要写公众文,我只想静静地记录我的生活,让活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张老师“心愉悦”微写作里的几句话我看得很入心,也摘抄在此,以此勉励自己:

心舒展了,生活就少了褶皱。

写作,是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里寻找快乐;

写作,是在懊恼沮丧、疲惫不堪中依然心向美好;

写作,是在释然中与往事握手言和,在包容中与当下温柔相处;

写作,更是在磕磕绊绊中保持优雅,在痛苦悲伤中不敷衍自己。

疼爱自己深爱生活,从提笔让心愉悦开始。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张老师,让我突然释然了很多。这一年来,这追求的所谓“写作”,一直在磕绊中前行,走着走着,离初心越来越远;走着走着,前进的方向越来越模糊。

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不好。摄影、练字、画画、写作,你要分清楚哪个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集中精力做好那一件,其他的只能是带着学。朋友一直这样叮嘱着我。

是的,我该清醒了。是梦醒的时候了。

在520这一天,我遇见了张亚凌老师,在521这一天,我加入了张老师的“微写作”课堂。这是我前行路上的一个新开始,和过往说声再见吧。

好好学习,好好记录。每天或多或少写一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