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困惑

2022-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晓小榕

01

困惑一:读了就忘。

第一年断断续续地阅读。

那时候经常看书走神,看不进去。看完书就完全忘了,不知道书里面讲了什么。

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看完书就完全忘了呢。”

老师说:“好书是要多读几遍的。”

这句话对我的冲击力还蛮大的。在我当时的认知里,书读完一遍就收起来了,干嘛要读第二遍。

觉得好的书,那就多读几遍。对自己有用的句子,直接背下来。

叔本华写好关于读书的一句话:“要求学生记住所有读过的书,就好像要求吃东西的人把所有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起来一样。”

对呀,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也是经过消化,留下精华,并不是把所有的食物都留在身体里。

那为什么一定要要求自己把书里面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呢。

只要记住其中最有感触的那一部分就好,哪怕读完一本书,发现自己不喜欢也行。

最少也收获了一份经验,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类型的书。

02

困惑二:读书慢。

刚开始看书太慢了,半个小时也看不了几页。

又跑去问老师,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吸收知识,又不是比快慢,慢就慢点。”

在去年四五月份,还进行过一次关于“阅读方法”的主题阅读。

学了很多方法,最后发现我还是喜欢一字一句地读。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多去尝试,然后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方法。

当你看到别人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己读的太慢时,不要慌。

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读书是为了汲取养分,只要我们每天在阅读的路上就好。

03

困惑三:读书有啥用。

记得去年有一次被先生问到:“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有啥用?”

当时被他问的哑口无言,我看了几十本书,没有什么收获。

后来跟一位朋友聊天,她提到在她上大学时,疯狂地读书,身边的人不理解,也提出过同样的质疑。

她没有理会,持续阅读。到现在通过阅读,累积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通过持续不断地阅读,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阅读。

读书对于我,不再是一份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在阅读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很跟之前读过的书联系起来。

阅读过的知识,在头脑里也需要一个发酵的时间。

剑飞老师说:“做一件长期的事情,三年才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正在读书的你,也遇到这样的质疑。做自己,持续不断地读,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04

困惑四:读不懂。

刚开始阅读时,真的好难呀。因为积累不够,很多书看不懂。

但读书也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一下就看懂了,看明白了,那你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

所有的明白都是从不明白过来的。

当下读不懂,先在旁边放一放,读其他的书。

随着你不断地阅读,阅读能力的提升,再回来读书,也许就能读懂了。

如果有些地方还不明白,也不要着急,不见到非要一次全部都读懂。

很多书,必须花时间,读懂它,需要一个过程。

写在最后:

感谢看到此刻的你,不如翻开手边的一本书,开始读起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