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同样的高度看世界
文/小E
周末到,多少个原本母慈子孝的家庭开始鸡飞狗跳。
不少的家长抱怨:周末的这两天比上班的那五天还辛苦。在教育孩子的这条路上,许多职场精英的家长,真的跌跌撞撞,全没了职场上的威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2923/5b8672c1902387e2.jpg)
前些天朋友圈疯转一篇文章,似乎让家长们找到了方向。不少家长纷纷调侃要把孩子当仙人掌养。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2923/83706ef5fb54f87e.png)
孩子,有时确实特别不乖,特别不给家长面子,你越他较劲他越拧。其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妨尝试换个方式——蹲下来。
蹲下来,了解孩子的世界
看过一篇文章,一位母亲总是不明白聪明活泼的儿子为什么每次一上街总是那么害怕。
后来有一次,他无意中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看过去,是黑压压的一排排的大腿,真的有点恐怖。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孩子的恐惧。以后,每当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她都有意识地抱起孩子,孩子也不再害怕上街。
不能不说这位母亲很睿智——如果她一味地责怪,甚至从此不带孩子出去,或许,孩子的成长中从此就留下了某些阴影。
蹲下来,才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么简单都不会吗?”这是多少家长责问孩子的话。
是的,你认为很简单。你知道这个是“拔萝卜”的“拔”那个是“拨动”的“拨”;你知道这道题无解……
可是孩子就是混乱啊,就是分不清啊!你不妨蹲下来,告诉孩子:拔萝卜需要再多加一位朋友啊!所以右边是“友”加一点……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别用不同的高度看待同样的问题,那本身就是错。
蹲下来,孩子才能敞开心扉
有家长说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明明小时候伶牙俐齿,越大越发沉默。
有孩子告诉我,每次想和家长说什么,都特别没信心,反正到最后都是他们对,不如不说。
家长朋友们,你问问自己:是不是在意见相左时就抬出家长的身份?是不是高高在上地和孩子对话?是不是把工作上的口气带回来?是不是你的气场震住了孩子的嘴?
那就换高度,换态度,换语气,试试?当你蹲下来,你会发现什么才是最“适合”的,什么才是“最好”的。
蹲下来,是合作,是平等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自主意识也在增强,尤其是男孩子。你摆出合作、平等的态度往往会让事情更顺畅。
他们能感受到你的尊重,也会更乐意和你达成一致。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2923/8e61d55ed19e2799.jpg)
无数事实说明:善于蹲下来的家长更优秀,他的孩子更健康。
试想,这样做孩子还会和你剑拔弩张吗?还需要弄得鸡飞狗跳吗?还会闹得心脏病发吗?当然,也不需要养仙人掌了吧。
最后用龙应台女士在《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3322923/a8a5a54f05efa55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