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终结,都是新的开启--2022年掩卷絮思
每年的这个时候,前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开启,便也到了该回头看看的时候。即便这一年碌碌无为,也该记上一记,否则时间久了,这一年三百多天的时光呐,便真如那瓶里的沙漏,啥也不剩的流完了。
认真回想的时候,发现这一年确实是对的上“碌碌无为”四字,确实也没有什么刻骨铭心、值得回味的大事。姑且想到哪里絮叨到哪里吧。
一、忙碌是生活的常态
好像“忙”可以为一切开脱,一切该做没做的事都可以拿“忙”来当借口。人说“忙碌是治疗一切神经质的良药。”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忙碌的大多数日子是很充实的。但是“是药三分毒”,吃多了也会伤身体。
有些“忙”是真的忙,比如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应付不完的活动,七零八碎的这这那那,这些真的是严重地燃耗着我这个奔四的人的精力。经常是一上午、一下午、一晚上地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整啊整,填啊填,越写越焦虑。感觉:大好的光阴啊,没有放在课堂上,而是被各种锁事牵绊着、束缚着,想做的事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拼命究竟意义何在。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抬头看窗外时,已是夜里两三点了,星星睡觉了,月亮也睡了,这漆黑的孤寂与没有幸福感的忙碌让人怅然若失。
上半年我说要卸下来一部分工作,结果一直拖到暑假之后,工作还没卸下来,突然换了领导。这样的节骨眼,怎么好再撂挑子不干,新领导会不会认为你是故意的。事实是,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挡不住卡口多,这儿忙完了,那儿又来活了,一忙又是一年到头了。结果还有人跟我说:“你不忙!这事你干吧!”我一笑,泪都要掉下来。自我反思:确实!忙有什么用,你忙了别人没看见,你终究是个面子上的“假忙人”罢了。
总结:忙,谁人不忙呢!开店的忙着招揽,小商小贩忙着吆喝,医护忙着救死扶伤,老百姓忙着抢口罩、抢蔬菜、抢药品,上级领导忙着统顾大局,一线员工忙着堂堂课课。忙,都忙,“忙”本就是生活的常态啊!
“忙”字拆开了就是“忄”“亡”,如果心亡了,找不到忙碌的意义,或许该停下来好好复盘复盘。总之一年走来,还是给自己最好的祝福:你要埋头苦干,也及时回头看看,切莫瞎忙。
二、那些不期而遇的缘份(一)
孙燕姿在《遇见》里唱:“我望着路,路的尽头有点窄,我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是啊,有些相遇,真的可以说是意外。
今年五月,我受委派到石胡同小学支援四年级英语教学。时逢线上教学期间,我与石胡同小学的二十多个孩子,每天加班加点,度过了一段紧张且非常充实的线上教学时光。那些孩子多么好奇啊,多么有意思啊,他们瞪大了眼睛使劲地瞧我这个不知何方而来的年轻的英语老师。我也是多么用心啊,多么用力啊,绞尽脑汁希望他们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现在想想,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老师、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每天都在努力着。
后来疫情稳定,师生得以回到学校上课。前前后后驾车去了石胡同小学几次,我这个路痴,竟把那边的路摸的透透的。头一回和洪艳姐姐驾车去,路过小窄桥那里怎么也不敢过,到底洪艳姐姐下来站到桥中间给我指挥着才过去,真是老练车技了。还有一次遇上大集,我竟不知天高地厚地一脚开了进去,结果前进不得,后退不得,硬着头皮轮胎半边悬空压着路沿才过去,后来我们主任说“你可真厉害,我都是从小路来的呢!”
完成国测任务,结束支教的那天,我一个人开车回去。五月份,一望无际的麦田在阳光下涌着一波一波的麦浪,广袤的天地,窄窄的小路,想起那些朴实的孩子,想起那些虔诚的老师,想起大家伙为了一件事无怨无悔的努力,原来一起走过的日子,这么动人。
我想: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让我来到这里。这缘分很浅,浅到四十几天我就要离开;这场缘分很深,深到我会长长久久地记得有一群小石头在我泛黄的岁月里留下过美好的故事。因为有过这么一段努力陪伴的时光,再回首想想时还觉得回忆是甜的。
三、那些不期而遇的缘分(二)
以前的万德镇有十七八个学校,我去过的不过两三个。我这个井底之蛙,常年宥于自己学校的周边,总以为天就是这么大的,今年我终于跳出了自己的井口。
10月份,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又一次被委派前往小万德小学支教,消息来的很突然,以至于我们差点回不过神来。推阻再三,还是决定服从学校安排,先解决掉学校的现实困难。结果,本学期刚开车去了几回,又线上了。于是居家转为线上教学,我于每周二、四下午开直播,带着一年级的小朋友画画。一年级的小孩多么积极啊,画个画认真的不得了,我一次次惊讶于小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我和小豆豆们在色彩的世界里讲故事、画图画,这让我感觉自己的世界一下子都变得绚丽多彩了许多。
我没教过低年级,原想着一年的小孩子一定乱的人头疼。硬着头皮去教,几节课下来,竟发现我对低年级的教学也可以喜欢的不得了。小豆豆们突然冒出的童言童语经常让课堂漾满乐趣。他们那么一小点,又稚嫩的不得了,你有一个问题,他们就能有一百个疑问,看他们昂起的小脸,让你实在对他们凶不起来。“老师,明天上美术课,别忘了呦!”“老师,你看看我的画!”“老师,你还没看我的呢!”“老师,我的红色找不到了。”“老师………”真真是,整天被一群小豆豆追着屁股叫“老师,老师,老师……”啊!呃!“在,在,老师在,在……一个一个说”
“遭遇”小豆豆,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温柔了许多。
你相信吗?有一些相遇,会隔着人海,带着温柔而来,走进你的生命,温暖你的岁月,就像这些一年级的小豆豆一样。
四、收获与欠收
2022年一年,读的书不多,收获也甚少。这也是我经常感觉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年究竟完整读完了几本书呢,大约一个手掌就数的清了。无所输入,自然无所输出。今年公开发表的文章寥寥无几,除了在一些地方晚报、副刊发了几篇小散文,硬刊没有拿的出手的。想到这里,真真是感觉虚度了时光。不读书的日子,感觉整个身心都是空空的,用“面目可憎”一词形容,再形象不过。
居家的12月,又重整书架,开启了难得的阅读时光,像疫情刚起来的2019年的12月一样。浸在书页里,感觉整个人沉静起来了,这感觉充实、踏实。
这一年没有写出高质量文章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过的太匆忙,无法停下脚步观察和倾听,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朋友说我处于“瓶颈期”,可是即便是“瓶颈期”,这瓶颈也够长了,也该破局重来了。新的一年,我开始尝试写征稿了,这个过程很挠头、很困顿,我经常为研究一个问题反复思考、查阅,钻进书里,再钻进另一本书里,头皮都钻疼了,才突然顿悟了一点点。
一切过往都是序章,过去就过去了,再懊悔也于事无补,好在我在年底能静下来思考这一年的得失,找到自己的焦虑所在,及时调整。2023年,希望自己静下来读书吧,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在阅读中疗愈身心。
2022年,我参加了名师领学活动,承担了一期的课标培训任务,带领全区百名英语教师学习课标。参加了新课标现场培训会,并与三个城里学校的优秀老师组成团队,一起进行了论坛展示。我还参加了全区作业设计线上研讨,分享自己的设计。被各级领导在不同的会议上点名表扬数次,还有想到的,没有想到的不再一一列数。
参加这些活动经常让我感觉战战兢兢,自己一个偏远学区校来的小老师,专业功底远不如人,何德何能在区级舞台、在那么多优秀的同行面前班门弄斧耍把式呢!如果可以,其实我更愿意不被人提起,不为人知道,默默做事情,不必显山露水,那样我会更安心。
五、自我觉察与未来可期
这一年,我病了好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这源于我长期熬夜,睡眠不好,平时吃饭又随随便便,还不太运动。大病小病常年不断,这药那药从不离手。现如今身边的人都阳了,我还带阳不阳的坚持着,朋友说“你是平时吃药太多了,体内抗体多。”别管怎样,未来的一年,当高度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不是闹着玩的。
絮絮叨叨写到这里,物业的一个电话突然打断了我的思路。好吧,今年最幸福的事,应该是:我在泰安这座温暖的城市,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写到这里,我两行热泪浸满眼眶。
以上,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