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习惯”怪圈
“习惯”,这个词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众所周知,好习惯成就梦想,坏习惯毁人一生。相信每个人都有向上的信念,但是有的时候很难跳出“习惯”的怪圈。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我们每天这样重复做,并没有发现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直到哪天我们被这个所谓的“习惯”所残害,可能才会意识到以前的“习惯”并不完美。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反思为什么二班的成绩上不去?
二班是我接的第二届学生,不能说自己经验多丰富,但是以前教的学生也都是佼佼者,成绩、习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是,自从接了这个班级,他们一直在刷新我的记录,挑战我的极限。刚接这个班时,成绩非常差,同事调侃我说:进步空间大!刚开始,我也这么天真的认为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这班孩子底子差,不好提。另一方面,这班的孩子有几个行为习惯不好,上课基本就不学,能保证不说话就可以了。另外,还有几个是:人在,心不在。不管怎么调动,就是没兴趣。尽管这样,我没有放弃,而是把它当成挑战,当成磨练自己的机会。上课,我们是平等的,很多时候的主动权我都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这一两年的努力,孩子们学习习惯各方面确实有了可喜的改变。但是,成绩却没有达到我的理想,时常这样劝自己“静待花开”。可是,现实根本无法满足我这颗不安分的心。我时常在反思、在分析、在对比,为什么二班的成绩上不去?
分析每次考试,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没有讲到,而是讲过很多遍的题目学生还是做错;很多时候不是学生没有做过,而是错过还错;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会,而是不细心……面对这些问题,我在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课下,当我和同事们谈到这些的时候,他们也都表示此种情况的存在。但是,我感觉我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试卷讲评课,我一贯的风格: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不会的题目,然后小组内讨论,小组不会的全班解决,一般我都是让学生讲,我点拨。一直以来,我没有发现我的“习惯”有问题,但是今天突然间觉悟,我这样讲评试卷效率高吗?我把主动权全交给学生,能给学生多少锻炼的机会?能锻炼多少学生?学生的参与度有多少?课后,学生的掌握度又如何?学生在自学、讨论时我的职责是什么?如何更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试卷讲评课效率更高?……一系列的问题扑面而来,一贯的“习惯”被打破。于是我开始上网查资料,改革自己所谓的“习惯”。
虽然我还在苦苦追寻理想的课堂路上,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勇于跳出“习惯”的怪圈,把自己清零,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相信未来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