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鸡汤书对你毛用都没有?
最近读了几本鸡汤书,一本是采铜老师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和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不要让未来的自己,讨厌现在的你》,光看标题,就是一股浓浓的励志鸡汤味。
但评价一本书也不能全凭标题,还是应该认真读读内容,在期间,还听了持续行动大神Scalers的一个分答小讲,讲习惯养成法的。嗯,无论是读书还是听了小讲,感觉其实还是挺有收获的,注意黑体字,这个收获其实是种感觉。
我自己曾经认真听过《罗辑思维》,每期认真的分享一本书的精彩观点,死磕自己,娱乐大家。一度觉得这种方式真在太好,观点也挺新颖独特,还不用自己一本本的去读这些书,多好哈!但后来才发现,即便是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其实会看到不同的共鸣点,且别人嚼烂的饭真的比你自己去拣菜吃更有营养?
励志书籍也罢,心灵鸡汤也好,无论是牛人自己亲身经历分享,抑或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所谓新的视野。其实都是说了一堆有用的废话,事实是,牛人的经历个个不同,但到你就只能独创,脱离了你作为客体的实践与反思,任何鸡汤书乃至一切所谓方法论的书籍都只不过是满足你虚荣感的废纸罢了。
1 最佳的励志其实都只能是每个人自己跌跌撞撞走出来
鸡汤书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强调情怀,强调一些所谓方法。比如在孤身在昏暗的地下室,要紧牙关,忍饥挨饿的背单词,最后云开月明,大获成功获得财富自由,或者掌握了某种方法技巧,一举改变落后的学习现状,而后一飞冲天。
我们读书时,每每感觉主人公是在不容易,觉得自己要向他或她学习,向天振臂一呼,他可以,自己也能行,可事实是,你其实真不行,你要NB一般早NB了。而财富自由的最快的方式可能不过是娶了个城中村的拆迁户,越自律当然能越自由,但更大可能其实是越累且越无趣。
可是每一个人其实都有改变现状的初衷,想过的更好,想找到理想伴侣,想买买买,一点不犹豫。
但要改变只能自己来,任何个体的参考价值都没什么意义,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磕磕碰碰的屡败屡战,就是自己披上铠甲去杀刷怪,就是自己骂骂咧咧的开始去跑步,而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去总结自己做事的成功经验,去不断的迭代循环,最终形成自己的成长方式,而这个过程,任何鸡汤书都无法替代。
2 一锅适合自己的鸡汤=可执行的方法论+自我实践+长期坚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鸡汤书都没有?也不尽然。
比如《自控力》、《影响力》、《金字塔原理》这类,里面的东西就属于可执行的方法论,《自控力》讲意志力是肌肉,需要你的锻炼,需要合适的方式才能保持合理的自制力水平,进而就能指导实践,而不会如鸡汤书那样单纯鼓吹要坚持,要有毅力。要都会要,可你要就能得到吗?
因此,鸡汤书里一些可执行的“骨头”真的就比汤有营养的多。
可方法论终究是附属,自我实践总结出来的道道才是真金白银。
以时间管理为例,市面上方法可谓多矣。什么时间四象限法则、什么GTD和番茄工作法,五花八门,但只有结合你自己的方式才能形成最大的战斗力,你可能觉得番茄工作法时间间隔太短,可能比起时间四象限法则,自己更喜欢以每日必做的三件事来安排日程,可能你不喜欢做长期计划,可能你喜欢当日事当日毕。
但无论怎样,都是要以我作为最大的实践主题去辩证看待一切所谓套路,我怎么爽就怎么化用,怎么让我自己的成果有效就怎么来,无论书上怎么吹嘘的天花乱坠。
可一锅适合自己的鸡汤还需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熬。熬就没什么好办法了,说习惯养成法也好,毅力也罢,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去慢慢炖,时间越长味道越好。
而所谓的熬,其实就是自我总结,不断反馈,不断的改进方法或者行动策略,不断的磨合自己的套路理论,这个过程往往枯燥无味,可没人能替你完成。
3 知识输出的三个段位,你在哪一层?
知识的输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停止输入,不去学习,以固有的经验积累为一切的行动指南和判断准则,这就是常见的“老顽固”型;第二阶段,停留在“知道”的阶段,没有经过批判式的吸收与实践,说起来头头是道,真拿得出手的硬通货却空空如也,这是“看上去很NB”的阶段;第三阶段,以实践为基础,不去盲从权威,不固执己见,自我总结出自己一套路数,这才是“知行合一”。
鸡汤书看多了一般会在第二阶段的比较多,感觉自己牛逼逼,可实际还是个loser。
而往往这个阶段的毒害性比较强,就在于,虽然这个阶段比第一阶段的“老顽固”有了新东西的输入,但没经过自己的实践,没去行动,其实是一个虚幻的满足感,好像一个舞枪弄棒的武林高人,一通套路下来,技惊四座,结果被一枪给崩了。
而这个开枪的就是第三阶段的高手。
知识的掌握只有过渡到这一层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能量,简单明快,一招制敌,不拖泥带水,不甩花枪,不搞套路,还带有个体的鲜明特点,换个人还真就威力大减了。
为什么鸡汤书对你毛用都没有?这里面不仅有正确从鸡蛋里挑骨头的问题,更主要的其实还是自己的行动力,一句话,好喝的鸡汤,还是要自己熬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