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看看,你身边的东西都是哪来的?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古月图082

新买的手持挂烫机到货了,回家拆解测试了一下,体验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想想它的价格,也就释怀了。随之一笑,我这样的一个生活邋遢的人,居然也会主动买挂烫机,这不得不感谢她对我的悉心照顾和改造 。

想起一些事,看看周围,决定站起来把房间再收拾一下,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不怎么收拾的人来说,一旦你开始收拾了,你会很惊奇的发现,你原来有这么多东西,不由的疑问,这些东西都是怎么跑到我的房间里来的?

出于好奇(主要还是想转移一下注意力),我梳理了一下这些陌生物的来处:

手表-她送的

电脑-实体分销商

手机-实体手机连锁店

耳机-网易考拉

钢笔-淘宝

挂烫机-京东

记事本-微信小程序

台灯-公司礼品卡兑换

眼药水-代购

日历-周黑鸭赠品

索尼微单-咸鱼

拖鞋-妈妈买材料自己勾的

优盘-移动积分兑换

麦克风-抖音

袜子-微博广告

充电线-朋友圈拼团

手绘板-云集

信用卡-银行电话销售

洗衣液-天猫超市

养乐多-7-11

也许还有不少遗漏的,但是这些已经注意引起我的诧异,天天在我手边的东西,原来来自这么多不同的销售渠道,换言之,我居然被这么多不同的商业模式所包围中。

此前,我从来未注意到。

我想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跟我一样,越是在人口基数大的城市,所拥有的商业模式就越多。

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无处不充斥着这样多种多样的模式,甚至于如果你见到一个只在实体店买东西,或者只在淘宝买东西的朋友,你还会劝告他要适应新潮流,不要太死板,不然会被社会淘汰的。

但是,真的是越多越好么,现在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商业模式花样百出,每一种都是颇具才华的一群人精心为我们设计的,我们的兴趣、激情、兴奋不断的被调动,被刺激,我们学习,我们适应,我们消费,我们是如此的焦虑,最终我们面对着一屋子东西,不知所措,疲惫不堪。

我们的精力被瓜分了,从我们每天睁开眼拿起手机那一刻起,直到我们半夜躺下,一刻未停,我们一直被调动在兴奋的状态,快节奏的模式,即使躺下了也停不下来了,明明很困,但是却不想睡。

所以,今天我突然遇到一个契机把自己从这样兴奋的状态下抽离出来了,看着这些陌生物和它们背后的逻辑,背后的精英,我想想我会好好想一想,那些是我真的想要的,我真正喜欢的节奏是什么样的,等我需要了,我去找你,而不再是你们一直不停的在打扰我,破坏我的节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