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负性核心信念(二)
一直以来,我非常地不快乐。因为我感觉到了我的人际关系的紧张,而这正是我非常在意的地方。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不被他人所喜欢的。我理解:因为我不够可爱;因为我没有能力;因为我没钱…殊不知,正是因为自己的这种“以为”是一个错误的信念,一个负面而又错误的核心价值观出了纰漏。
而这种核心负面信念事实上它来自于童年根深蒂固的“伤害”,诸如母亲对你的教育对你的评价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都在持续影响着你。所以母亲的价值观会影响子女的一生,当然母亲也是受害者。欣慰的是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我们有能力去拯救自己。
43年以来,我接受到的信息是:你不可爱,你非常讨厌,我们家没有钱。因此,所有亲戚和朋友都不喜欢你。于是乎,这个标签永远贴在了我的身上,烙进了我心里。
随着岁月的变迁,日子并不那么顺利。这种不被人喜欢的心理越发严重,也许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便会令我敏感和焦虑甚至痛苦。因此“敏感”和计较成了我生命中的代名词。
也许在他人看来的区区小事,但在我这里却是如万箭穿心般地痛苦。因为它挑战的是我的自尊。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便浑身带刺,要么自我攻击要么狠狠攻击他人。以至于周围的人感觉到紧张和不适,从而不愿意和我交往。
当然我是不自知的,直到一礼拜之前。我遇到了一位心理届的大咖—代老师。代老师也曾是一位有心理问题的人,通过学心理学开始蝶变并且将善意传播。我们这样形容她:有着大师级的才华、朴实的价值观和低调的态度,不摆架子。
第一次咨询老师为我解决了社交障碍,也就在我生日的前一天。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第二次,核心信念是一个难题,但我依然从中受益。
印象最深的是代老师谈到付出与回报的话题,令我仰慕。这或许才是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就如俞敏洪老师一样崇高的境界:自己即使淋着雨也要为别人撑伞。人能走到高处,境界果然不同。代老师对付出与回报的看法:
针对具体的某个人来说,你的付出和回报可能是不对等的。如果从更大视野来看的话,可能是平衡的。
纵向看:如果仅仅从一个代际看,父母的付出,比孩子的回报要多的多,貌似一种不平衡。但如果从多个代际来看,每一代父母都对孩子付出多,对自己的父母回报少,每一个人曾既是孩子,又是父母,从而实现了一种相对平衡。
横向看:你对一个人付出多,他可能没有回报你。但他因为接受了你的善意,更愿意为其他人付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涟漪效应。最终,你释放出来的善意,会回馈到自己身上,因为社会变得更美好了,你也会从中受益。这也是一种相对平衡。
这样一种伟大的价值观深深触动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而不是为了自己的那点事打自己的小算盘。我们看似传播的善意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其实是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世界!
作为一介凡夫,我能做到的是从改变自我的核心价值观开始。那便是善意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童叟无欺。
我住在六楼,每次有快递员送着大件物品上楼的时候,对方不自觉抱怨。于是,我更是浑身长满了刺,开始攻击。我认为:你不就是拿着你的工资干着你该干的活吗?干嘛还唧唧歪歪地不乐意呢?结果造成两败俱伤,内心都十分的不满。
昨天,快递员给我送冰箱。一个人扛着诺大的冰箱到六楼。我看着就仿佛想到了孙悟空背着一个妖怪而那妖怪忽然变成大石头的场面。他还在五楼,我忍不住大声说道:辛苦了,辛苦了!这么高,实在不容易。喝杯水歇一会儿吧?
这种关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没有攻击和伤害。没想到,快递哥笑眯眯地说没事,愉快的离开了。这是我放下攻击第一次的深刻感悟。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其实这么简单,带着善意和友好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就在我不停觉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的时候,我发现与人相处越来越舒适。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孩子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群里的张老师也说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我的变化,就好像频率会扰动频率一样。
人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涵。一个没有吃过葡萄的人,他说的无论多么逼真,都跟酸的味道无关一样。有了觉察力,行动是第一要素。
感谢伟大的学科-心理学,感谢大爱的代老师。你拯救了每一个灵魂,你更是帮我找回了一切。
只要有决心,你既能失去一切,也能创造一切。放下攻击,便能走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