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哭泣吗?一一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摘选
孩子们的哭泣经常是力求控制别人,是他们傲慢和固执的公开宣言。当他们还没有能力实现他们的欲望时,他们就会大声地要求或是哭泣,来维护他们对那种欲望的权利。这是他们要求的一种继续,是因为他们想要某种东西而被拒绝,觉得受了压迫和不公所表示的—种抗议。
有时他们的哭泣是出于痛苦或真正的悲伤,是为自己所哀叹。
这两种哭泣,如果仔细观察,通过他们的神态、表情和动作、特别是哭时的声调,是很容易区分开来的。但无论哪种都不能容忍,更不用说给予鼓励了。
如果我们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冷静、有效地进行,不是在暴怒的时候打完就算了,而是慢慢地打,边打边说服,同时观察这样做的效果,一看到他们因此顺从、忏悔和屈服了就停下来,孩子们知道了要小心地避免那种会带来惩罚的过错,就很少再需要进行类似的惩罚了。
很多孩子特别容易哭,只要碰到任何一点小的痛苦就会哭,受到一点点小的伤害就要抱怨和放声大哭。很少有孩子不是这样的:因为孩子在会说话之前,最开始用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或需要的自然方式就是哭泣。人们会对那种柔弱年纪的孩子给予同情,但这种同情却是在愚蠢地鼓励他们哭,使其一直继续到他们能够说话的很久以后。
我承认,每当孩子受到任何伤害时,他们周围的人有责任去同情他们,但不表示要用怜悯的方式。应该尽力帮助他们解除痛苦,但绝不要为他们哀叹,否则会让他们的内心变得脆弱,并屈服于发生在自身上的小伤害,这样,他们会更深地沉浸于受伤的部分,将所受的创伤放大,而感觉不到其他东西。
没有什么能比哭泣更能让孩子的精神变脆弱,所以从另一方面看,要对孩子进行约束,就要阻止他们去哭泣。
孩子由于磕打和跌倒受了一点小伤害,不应当为此受到怜悯,而应让他们重新再来。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他们停止哭泣,而且相对责骂或怜悯来说,是能够医治他们心不在焉的更好的方法,可以防止他们再一次摔跤。不过,不管他们受了什么伤害,都要让他们停止哭泣。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在目前得到更多的平静和放松,同时也能让他们将来更能经受住考验。
前一种哭泣需要用严厉的对待来使它停止,如果一个眼神或一个明确的命令不能让它停住,那就一定要鞭打了:因为这种哭泣出自骄傲、顽固和欲望。如果错误是源于意志,那就必须让他屈服,必须用一种严厉的足以征服他的办法来使其顺从。但是,后一种哭泣通常是出于精神上的软弱,原因完全相反,所以应当用温和的办法去对待。最开始也许要用这样的合适的办法去劝说他们,或者是把他们的心思转移到其他方面,或者是去取笑他们的哀怨,但是这些做法都必须要考虑到特定的环境和孩子的性情。没有什么必然的一成不变的规则可用,应该让父母或教师去谨慎处理。但是,我觉得我可以这样概括地说,这种哭泣应该永远受人反对,做父亲的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威,声色俱厉地来让哭泣停止,随着孩子的年龄越大,性情越刚强,就越严厉,不过要一直以他们停止啜泣,结束这种扰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