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社群营销的第一产品
从4月20日接到香港昊然集团的社群代运营项目开始,四个月来一直仔仔细细反反复复的思考:在社群运营过程中,到底什么东西,才能获得绝大多数成员的喜欢?
社群内容不一定都标新立异,更不一定是国色天香,那么是什么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我得到的结果是:善于利用微信群、朋友圈中的文字。
为什么有人会主动加你,主动找小伙伴买产品?我发现这些小伙伴对产品的塑造使人难以抵抗,而他们对产品的塑造正是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的文字实现的。
为什么总有人接二连三地愿意去买那些社群KOL、微商红人的产品,甚至还成为他的代理,并且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样?我找到的答案是:这些人在微信群分享、在朋友圈分享使用的文字非同一般。这一切的结果都是通过文字作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所以我们真正应该了解和驾驭的是文字。
人品是第二产品,卖货只是结果
于是我从60多个微信群里,罗列出来了很多用户的最终购买轨迹的案例,发现卖货卖得好的小伙伴,都是通过文字让微友们喜欢、认同自己,从而售出自己的产品。原来文字才是社群营销第一产品,人品是第二产品,货品是第三产品。
悟出这个结果的时候,我超级兴奋,因为我将自己的思想彻底颠覆了。
我不断地翻阅私人两个微信号8300多个微友的朋友圈,不断地看群里的文字分享,不停的做分析。我发现,很多朋友并不能很好地驾驭文字,从而导致没有人去关注他,没有人愿意去买他的产品,没有人愿意加入他的团队。
很多小伙伴的朋友圈让人看后觉得很无语。如何无语?一眼就能看出是复制粘贴来的,朋友圈中的文字信息与对应的图片完全不搭边,比如对应的聊天记录截图竟然不是他和客户的,这一看就是装高手的新手。
还有一些朋友圈看起来非常不连贯,总出现前后连接不上的情况。原因是,这些小伙伴们不知道他自己的朋友圈应该是展现自己生活的一个“连续剧”。
我一般把朋友圈当成一个日记本来用,我通过朋友圈从头到尾连贯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我每天在想什么做什么,大家每次看都能从前后找出一些连贯的轨迹。 特别是为了方便自己查找,会给标记数字序号。到今天为止,我朋友圈早安分享发了592条了,营销分享179条,运营分享60条,自己写的文章分享637篇链接,社群营销分享……
有一些朋友的朋友圈,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广告机器,内容非常零散,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跟人没有关系,所以我叫它机器,因为机器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冰冰的。这样的朋友圈根本不用谈成交,因为他们就不可能成交。
几乎每天都有小伙伴都跟我说:我总看别人的朋友圈,他们都写得太好了,我自己总有购买的冲动。但是自己却总感觉词穷,虽然也花了很多心思,但依然不知道要写什么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
个人IP塑造首先从真实生活入手
回想自己15年来的销售生涯,一直追求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去成交。比如,动动嘴、说说话、聊聊天、写写字,让对方喜欢我进而实现成交。我会做战略,也懂设计商业模式,但我最喜欢研究如何让客户自愿购买我们的产品。
要做到这些,应该先从生活入手,要先让微友关注你,
首先一定是关注你的生活。
――再从思维入手,让微友知道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然后从产品植入,让微友感觉到产品和你有关系。
――接着从真实的案例入手,让微友知道你的产品真的有客户使用。
――最后从客户的见证入手,让微友知道你的产品不仅有人用,而且有人说好。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步,我通过15年的时间去积累,做自己的信任背书。
我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很多微友喜欢看,因为我写得足够真实并且前后连贯。我不断地将自己的生活、产品、事业与思维这一系列的东西融在一起,让小伙伴看我的朋友圈就相信我是做这个职业的,并且相信我一定是做得非常好的。原因是:我在持续做这件事情。
日常文案写作不难,朋友圈那100多字的文案写作也不难,文字的驾驭更不需要太高超的技巧,只需要有人来带动你、辅导你,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写作高手。
写作的大忌就是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写自己。我一直在说:“自己”是自己最了解的产品。
我跟杜子建老师谈了这个观点之后,杜老师告诉我:一定要把能够产生结果的东西整理出来并形成一套体系,然后传播开来,最后才能传承下去。这样才有意义。
我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小的营销人,几年前因负责一个东莞的制造业集团(最高峰有3000多正式职员)的日常业务运营。因为自己做了小股东,集团亏损,只好转让股份离开集团。自己这次创业失败都快爬不起来了。
我通过写作,杂志投稿,自媒体平台发文章。日常在微信群、朋友圈分享,6000多个微友从不认识,到信任,到对我业务的支持。终于又一次站了起来。
我找到了这个方法,同时看到非常多的小伙伴们太需要这种方法了,所以我决定写这篇文章,帮助所有的小伙伴通过文字彰显自己的魅力。让我们驾驭文字,通过文字让别人喜欢我们、关心我们、关注我们,最终打造好自己的个人IP。在这个社交新媒体时代,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赢得财务的自由。
我是刘志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不站队的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