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自己不 judge 别人,他们真的做到了吗?
这是「解题者」解答的第 7 个问题
阅读本文需要 8 分钟
前段时间,好友 Y 和我聊起一件让她困惑的事——
她的下属 A小姐一直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公司花了不少资源在 A 身上,对她寄予厚望。
不过前不久,A 遇上了一男生,迅速堕入爱河。
一个多月后,A 向 Y 提出辞职,准备搬到男生老家,当个全职太太。
“所以困扰你的是,你觉得花了很多培训资源在她身上却留不住她?”
“不是,困扰我的是,我在她提了这个理由后,我 judge 了她。我从内心里觉得她这样做很蠢很不值得。”
Y一直以来坚信的理念是“Don't judge others”(不要判断别人),她觉得她的想法有悖这个原则。
那么,Judge一个人,这件事错了吗?
Problem 7:「Judge 一个人,我做错了吗?」
我们姑且把 judge 翻译为“判断”。
基于哲学家 David Hume 的理论,判断(judgement)可以分两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回答的是“是什么”。指的是我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过程、关系、事物、属性的判断。
价值判断回答的是“应该怎样”。它与个人偏好更相关,更为多元和主观,其本质是在对人、事、物进行估值、评分。
比如你说一个人好看时,你其实有一个所有人颜值的平均分,这个人的颜值超过了平均分,你就会说TA“好看”。
这就是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你判断各种问题的标准的集合,就是你的价值观。
这种分类也常用在不同学科上,比如经济学往往被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与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前者研究的是“是什么”,后者研究的是“应该怎样”。
基于事实判断,我们才能作出价值判断。
比如说,我要作出价值判断“小明是个好人”,前提是我通过事实判断确认了三件事:
- 事实判断1:小明无犯罪记录
- 事实判断2:过去3天小明每天都有扶老奶奶过马路
- 事实判断3:过去1周小明每天都请我吃饭
而这三件事情刚好符合我对“好人”的定义。
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我们都没法回避。
换句话说,我们本来就做不到 “Don't judge”。
先说说事实判断,它是我们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
你从小到大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或者是你每天看新闻看到的消息(比如“中国村民5年收入增3倍”),当你选择相信或不相信这些时,都是在作出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同样不可避免,它是维持我们日常秩序的基础。
道德与法律系统的形成便是基于价值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应该写到法律里,其实都是价值判断的过程。
中立的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判断。比如要你评价乔布斯,你说你中立,你不评判,这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判断——你认为他和别人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你对他的评分和平均值一致。
我们甚至可以说,don't judge 本身也是一种 judgement。
既然 “Don't judge” 是不可能任务,那为什么我们还会经常听到别人在念叨呢?
从英文来看,“Judge”多少有点“盖棺定论”的意味。
我们所说的 Don't judge,往往指的是“Don't say this is the last judgement”。(不要说这是最后的审判)
毕竟,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我们都没法做到“我确认这是我最后的答案了好了我提交了我不改了”。
03A/ 事实判断:判断依据会变化
最早的“Don't judge”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
这里提到的 Don't judge 所隐含的意思是,人不是神,无法做到全知全能,所以基于不完整的事实下结论的话,我们往往会犯蠢。
这是无神论者也可以同意的,无论有没有神的存在,人就是无法把握事实的全部。而事实,就是事实判断的判断依据。
我们犯蠢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
比如科学发展史,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科学随着我们不断地更新事实判断依据(比如观察、实验数据)而发展,这本身就是我们一次次推翻原有的事实判断的过程。
比如薛之谦李雨桐事件,一开始大家还会怀疑李雨桐蹭热度。随着证据慢慢地被披露,事实判断依据也逐渐丰满,舆论也慢慢发生了倾斜。
这全都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局限,我们没法了解事实的全部。所以我们就算作出了判断,之后如果有新的判断依据出现,我们还是有可能会发现我们傻x了。
03B/ 价值判断:判断标准会变化
同样的,我们也会一直否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因为我们的判断标准——价值观会一直发生变化。
价值观并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存在。
多数人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最终的标准。
一是价值观存在跨区域的区别。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是再正常不过的,你很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其他文化存在的所有现象。
比如直到现在,男尊女卑在印度还是很正常的一个价值判断,印度女性就业率据我当地的朋友说只有30%不到。但在现代西方社会,男女平等则是个大众认可的价值判断。
二是价值观存在跨时间的区别。
以审美为例,唐朝以肥为美,现代则更崇尚纤瘦结实的身材。
甚至,现在每年时装周流行的元素都不一样,美的标准都不一样。
所以,如果你相信有一个最好的价值观(“绝对真理”)存在,并用这个标准去进行价值判断,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你的价值观会被固定,得不到任何发展。
我们鼓励多元的价值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稍微总结下,无论是事实判断也好,价值判断也罢,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判断会不断地发生变化。
所以don't say this is the last judgement,换句话说,就是辩证法里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回过头来看文章开头Y的困惑。
Y同学对A小姐进行 judge 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Y可以进一步地了解A小姐,说不定会发现其实另有隐情。
Y也可以问问A小姐老家的当地朋友,可能在他们眼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 课后练习 |
今天的问题其实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帮帮我。
由于学校教育与工作的缘故(麦肯锡一直鼓吹“包容”文化),我慢慢变成了一个对所有人事物都很包容的人。
过往的价值观(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也很简单:只要一个人做的事情不会伤害到其他人,我就可以包容。
可是最近几年我慢慢发现,这个标准别说别人,就算在自己身上也很难施行。
因为我发现,伤害是无法避免的。
本质上,所谓的“伤害”,并不是一方真的刻意地伤害了另一方,而是双方或多方在抢一种稀缺资源。
举个例子,我的呼吸会污染空气,我使用水资源会妨碍其他人对水资源的利用,我的成长本身就是对竞争对手的伤害。
可我总不能不呼吸、不喝水、不成长吧。
那,我该怎么去确定我包容的底线呢?
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参考资料/推荐阅读
[1] 竹内薰, 假设的世界:一切都不能想当然, 2017
[2] Karl Popp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59
[3] David Hume,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739
[4] Henry James, The Portrait of A Lady, 1881
[5] Ronald 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