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教孩子要分享吗?分享或不分享,你会怎样教
这是我的第4篇日记。
昨天丈夫的亲戚请客,我们和公婆一起去赴宴,饭后,顺便带着宝宝逛了玩具反斗城。
店内有些出样的玩具是供小朋友自由体验的,当多个孩子同时想要体验时,问题就出现了。
我的女儿先是在绒毛玩具区域逗留了很久,一会抱抱小熊猫,一会蹭蹭小独角兽,难得逛玩具店的她,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围绕下,非常开心。
当她注意到一架漂亮的玩具钢琴,并在琴键上敲击着自己的创作时,钢琴的音乐声吸引了一位5岁左右的粉红裙子姐姐,她径直走过来,站在宝宝边上自顾自地玩起琴键。宝宝的反应更是让我措手不及,她竟主动抱住了这位漂亮姐姐,这小姐姐非常意外,甚至有些害怕宝宝突然的举动,我想这么快上去抱人家太唐突了,她的表情分明是被吓到了,赶紧把她们分开,笑着对小姐姐说宝宝喜欢抱抱。之后又遇到她,小姐姐开心地冲我笑,我心想着这事过去了。
准备走了,奶奶抱着宝宝去坐小滑滑梯,有一个短发像男孩子的3岁左右的小姐姐在玩,等她玩过后宝宝坐上去滑了,两人这样交替了几次,因为要走了,宝宝爸爸连着几次抱她快速滑下,想让她过过瘾,的确她很开心,也许我们并没有留意到,这位小朋友可能不开心了。宝宝不玩滑滑梯后看到小朋友家的小推车,以为是店里的样品,也推着往前走,没几步被奶奶制止了,告诉她不能推别人家的车子,身后传来阵阵喊叫声,回过头看小朋友的反应被惊呆了。她坐在滑滑梯上面露凶狠的表情,开始生气地嘶呼,像野兽准备攻击的呼呼声,狰狞的脸上还时不时地抽搐着,目露凶光,散发着满满的邪气,喊叫着不能推,攥紧着拳头要来打宝宝,被她奶奶拦住了。再看看宝宝,小丫头果然一脸懵,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从小在教会成长,面对的都是大家慈爱的笑脸,各种宠溺,怎会知道人也会有如此凶狠的一面,她确定僵住了,局促不安,有点惊恐和害怕,好在被抱走后又玩起了别的玩具,这事也就过了。我和孩子爸还在惊奇着如此发狠的表情怎会出现在一个3岁小朋友的脸上,她每天都是面对怎样的生活,宝宝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瞬间就以这种极端状态来应对的孩子也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毕竟宝宝才17个月大,我们也还算新手爸妈。
刚刚的事还没消化完,小丫头又去跟另一位5岁左右的独辫子小姐姐抢玩具了(爸妈捂脸)。小姐姐玩的小桌上有旋转钓鱼的玩具和一些小汽车,她见宝宝来,赶紧护住了钓鱼玩具,宝宝的目标是小汽车,拿了一个就在地上开起来,放回去又换了一辆,小姐姐顿时就不乐意了,嘟起嘴在坐在妈妈怀里抗议,妈妈说着妹妹还小安慰着。小丫头拿着小汽车在远处开心地玩起来,不知道是热度过了还是意识到这样做不太友善,拿起小汽车回去放在姐姐手里,小姐姐也没料到这样的反转,情绪缓和了许多。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突破了众多吸引力的重围,小丫头离开了玩具的吸引磁场,我们回家了,玩具一样没带走,只带走了对孩子社交的思考。
联想到上周儿童主日学里,两个不到三岁的孩子为了两个玩具竟打了起来,两人几次交锋下来一个哭完另一个又开始哭,让我意识到小朋友对玩具的独占欲竟是如此的强烈。
多数妈妈会教育孩子要分享,不能自私,但在什么时候应该分享,如何分享,什么时候又不应该分享,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呢?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个很有深度的课题,因你教孩子去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去理解事情的思维方式会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持续性的影响。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发言权,自己是如何深受父母的主动或被动引导,带来益处或是伤痕的。
我小时候喜欢好吃的东西留着最后吃,想着先把不好吃的东西吃完,待会儿能享受好吃的,饭都变得分外美味,然而我哥哥是喜欢把好吃的先赶紧吃掉,再抢我碗里的好吃的,几次下来,眼睁睁地看着美味落入哥哥的口中,而父母并未制止,这种情况让我下定决定,要把好吃的先吃完,放在肚子里是最安全的。同样的事还发生在玩具上,哥哥小时候长得好看,受到众亲友的疼爱,玩具也是一箱一箱的,然而能留给我玩的却没几个,大部分都玩坏了扔了找不到了,我的玩具少,是很爱惜的,难得有个新玩具就非常珍视,我哥总喜欢跟我抢,不喜欢玩的也要跟我抢,玩具到他手中没几分钟总要出事,不是这坏了就是那断了,他就像没事人一样把玩具还给我什么也不说就走了,留我一人蹲在地上抱着坏掉的玩具默默流泪,是的,是委曲地默默流泪,没有嚎啕大哭,因为父母对他的这种行为并不多说什么,甚至扭曲了我的价值观,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会被重视的,什么东西都不用去争取,也不用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没有人会关心我的感受。这种觉得谁都可以来欺负我的想法一直持续到工作,自信这二字从来跟我不沾边。直到认识神,才知道原来自己是非常宝贵的,甚至自己的天父为了我能重新与祂和好,让自己的独身子来到世上,为我的罪代替我死了,让我能因着信祂,可以和祂永远同在,活着时经历祂的守护指引和恩典祝福,死后不再定罪,可以回到祂的怀中开始新的生活,不再有罪的生活,甚好。
所以在教养孩子上,我们都当特别用心,教孩子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将对他的一生带来重大影响,这也是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认知,父母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孩子起步的高度,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实践所学到的,学以致用,才能将它转化为三观转化为生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成长铺路,让他不论遇到任何挫折坎坷都能以积极的力量转化为供他成长的养分。
总结昨天:
1.孩子抢玩具的事情让我又看见面前的一座大山,就是教育孩子如何社交,这是日后要安排时间学习的方向;
2.初看了《理家理心》的开头,愿意继续学习下代代女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把家和自己的心收拾干净,整理有序。
今日计划:
1.小组打扫卫生,要早去;
2.下午和丈夫一起整理房间并抽空看书;
3.要开始准备查经的内容了。
后记:
今天4点起床的状态明显比昨天要清醒了,身体已经开始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快到4点闹钟还没响,我的意识已经从梦中抽离回来了,写完日记,天才微微亮,享受在这宁静的时间段任由思绪飞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