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登高四书——产品型社群

2015-08-12  本文已影响141人  米豆er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一生悬命,谨至匠心

                            匠人精神磨产品

                            魅力人生生逼格

                            社交媒体聚粉丝

                            失控运营化社群

                            顺势而为大风口

产品型社群 

三条思维模式法则

功能成为标配,情感成为强需;

中间成本趋零,二次打击盈利;

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方式:产品型社群

第一部分:两种思维之争

你不是输给了互联网,是输给了不信互联网

雷军闭关3年,悟明白5句话:

1、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

2、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

3、颠覆创新,用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

4、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

5、专注,少就是多

雷门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产品型社群:“产品、社群、自组织”

第二部分 互联网思维之产品篇

互联网最基础的那一维是“产品”

产品型营销:营销融于产品,产品本身就可能成为广告

随着颠覆式创新技术以及技术指数化的成熟,技术进步的步伐会超过市场需要的速度

产品不等于制造

产品=功能 X 情感

产品”超预期“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要么天才,要么狗屎——乔布斯

产品是演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

不求十全十美,但求单点极致

产品应有高感知能力

至繁归于至简-->从现象层面深挖下去

做三秒钟就会用的特性

品牌即情感

这一部分通过列举小米以及苹果等重产品的公司,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产品规划的重要性,而由于信息化使得技术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产品从原来的重功能逻辑转变为重情感逻辑,而这部分情感需要产品的设计者用参与,极致以及专注的心态为用户提供一个精美的情感容器,情感体验>功能化体验。再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融入你的用户,读懂用户,深入这个时代的价值。

第三部分 互联网思维之社群篇

传统手机

生产成本(50%)--->营销成本(10%)--->渠道成本(30%)--->库存成本(10%)  小米压缩了后几项的成本,以生产成本95%来定价

小米模式的核心是小米社群

聚集社群三个步骤:

       第一步:定位核心人群-->寻找100个天使用户-->"Co-Founders"-->传播故事

       第二步:O2O社群运营-->线下线上结合来做(论坛+同城会)【增加接触频率】

       第三步:参与感游戏-->让用户参与研发

你定位的人群越多,最后实际的市场占有率越小【收缩原点】

忠诚度-->美誉度-->知名度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抢占意识空间的制高点》

互联网思维要注重:成本结构   产品 两个点

小米:零广告费 + 零库存 +零渠道费

零广告费:1、社会化媒体(微博)2、内容营销(视频,议论,看点)

你的工作是故事,你的生活也是故事,对一家创业公司而言,你的一切都是故事,今天的创业就是一场真人秀

制造顶级势能

去中介化-->除去思维维度的冗余-->把其他维度去掉,留下产品

二维化生存-->二维化攻击

产品就是广告,社群就是渠道:单品、微利、海量

价值链递延,实现二次打击

社群商业模式-->用户估值

小米手机本身走低毛利,配件走高毛利;活跃度高,有软件收入;免费也要做精品,才有二次打击的能力

而后来小米建立生态链

第四部分  产品是入口,社群是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二向箔:第一是产品,第二十社群

模仿爱因斯坦相对论公式,推到:

1、少产品可以产生大势能

2、社群和产品是一回事

连接系数=f(连接数量,连接质量,连接频率)   连接系数=lg(铁粉)

第一维:产品   第二维:社群   第三维:自组织

我们曾自以为付出了很多,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