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

【维也纳印象】

2018-08-31  本文已影响14人  小来爸爸

1.哪怕不知道面前是维也纳,一看那些公寓建成宫殿的气派,就知道这肯定是一国首都或千年古城,就像初到南京的感觉,就算是在废墟上重建,建起来的还是六朝古都。

2.既然是古都,总要保留点古韵古风,维也纳每个著名景点边上都停着一二十辆敞篷马车,就像我们把县太爷的官轿留在现代。虽然票价有点贵,但身着衬衫马甲、神态高傲的车夫和两匹膘肥体壮根正苗红的高头大马还真把身后的客人衬托得像世袭贵族在巡视领地。

3.和欧洲很多地方一样,维也纳的咖啡馆历史上都是文学家艺术家寻找知音、获得灵感的地方,据说现在有几百家,像火锅店在重庆的密集度。其中最出名的中央咖啡馆外面长期排队,里面是一副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享受生活的场景。一位西装革履颇像《唐顿庄园》管家的领班,左臂端至胸前、微露兰花指,右臂有节奏侧向摆动,目光随头部运动左右扫视,除了在收盘子时像青蛙捕捉昆虫一样敏捷之外,一直都是慢条斯理、风度翩翩。

4.蓝色多瑙河、随处可见的音乐家雕像和出租车司机开着交响乐呼啸而过留给我们音乐之都的好印象,都被在著名的金色大厅偶遇的一场号称“华韵之星”的演出败坏了。以我刻薄的猜想:这是在文化交流的幌子下,中国文化官僚用以粉饰政绩、商业机构用以骗取赞助、几个功利熏心的大人带着一帮紧张懵懂的孩子,为得到邀请的友邦人士和附庸风雅的中国旅行团奉献的一场三流大杂烩的民族音乐会。就算以同情之理解:这场演出放在任何一个维也纳公园草地上,都比放在金色大厅更合适,孩子们不用像机器那么紧张僵硬,西方观众也不会认为中国文化不过如此。

茨维格在《昨日的世界》里描述20世纪初的维也纳不止是音乐之都,也是艺术之都:“七颗不朽的音乐明星——格鲁克、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曾在这里生活过,欧洲文化的各种潮流都在这里汇集……把一切具有极大差异的文化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独特的奥地利文化、维也纳文化。”那是古典文明交响乐团解散前最后演奏的动人华章。今天的维也纳,可能会像希腊雅典或者中国开封,再也不能恢复昔日文化繁盛精英荟萃的荣光,只能靠祖上留下的遗产吸引些匆匆过客,赢得些陈词滥调的赞美。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维也纳印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