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苟且,何尝不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我们的苟且,何尝不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文/丁丁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自这句话问世以来就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影响着很多人去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很多人认为,美景只在远方,附近是没有美景的。于是,有多少人宁愿借债,宁愿辞掉工作,宁愿学都不上,一定要去寻找所谓的诗与远方,那怕撑着也得去。
其实,诗和远方只是我们的想象而已,苟且也只是我们自己认为它是苟且罢了。
其实,我们的苟且,何尝不是别人的诗和远方呢。
当年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解甲归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这在陶渊明自己看来是很潦倒的境遇,或许这正与我们今天说的“苟且”挂上钩。
但是今天,却有很多人羡慕、向往陶渊明的田园生活。那是我们心中的诗和远方的田野。即陶渊明的苟且,何尝不是我们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诗和远方的田野都是我们的想象,若有归隐之心,处处都是终南山,处处都是桃花源,处处都是水云间。
今天在群里看到姐妹们正在聊暑假带孩子出游一事。其中一个西安的姐妹正带着四岁的女儿在上海旅游,行程安排得很紧。几天之内打算把东方明珠,迪斯尼,博物馆、田子坊,朱家角,外滩等看完,玩完。
而上海的姐妹兰心蕙质则说西安好玩,认为西安可玩可看可旅游的地方比上海多,上海不好玩没什么可看的。西安慧儿却说西安没什么可旅游的。这不正证明了“我们的苟且,何尝不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这话的含义么。
巧的是,四川绵阳的紫叶正带孩子在成都,玩得很开心,很嗨,而此时家住成都的素素妈,却正在说这个暑假没带孩子出游,孩子天天姥姥带着,游泳,去商场等。她这两天急着订飞机票带孩子去外地玩。我想说,成都那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都看遍了?都明白每一个景点的内涵和意义了?从中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受到什么启迪?家乡的风景也都烂熟于心了?
卞之琳有一首诗叫《断章》: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诗不也正说明了风景不在别处,我们自己就是风景。我们热衷去外地看风景,外地人却热衷来看我们。我们自以为的“苟且”,正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在我看来,旅游,确切地说,不是旅游 ,而是旅行,旅行不是走马观花,不是赶时间,不是赶场子,不是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旅行是用心看,用心品味,用心感受。品味每一个景点,每一个名胜古迹里藏着的那位诗人,词人,哲人,。。品味咀嚼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文化遗产。
张爱玲说: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钱钟书说: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陈奕迅的歌里唱道: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不论我们在哪里,身居何处,对于天天看的风景都熟视无睹,对于自己而言,都自以为是苟且;而那些隔山隔水的,千里迢迢的,求之不得的,统统都以为是诗和远方。
其实,我们的苟且,何尝不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微.信.公.号:lhyx188 欢迎关注
未经授权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个人.微.信.号:dingding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