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三十六计的博弈论,到底是什么?
《博弈论究竟是什么》和《相对论究竟是什么》都是得到“精英日课”专栏的专题内容,经过淬炼整理后,形成了对应的书籍。
《博弈论究竟是什么》书中不仅收录了该专栏中与博弈论相关的内容,还收录了读者和万维钢本人的精彩问答。
一提到博弈论,不少人第一反应是三十六计,然后便是内心无法抑制的“空 虚”感。
博弈论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都如空中楼阁,仿佛“不为我等凡人所有“。
所以看这本书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中层人士乃至下层人士,是否有必要了解、学习博弈论?
对于这个疑问,万维钢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一个中下层人士不喜欢自己的角色,不愿意随波逐流,想要做个player,他就需要博弈论。首先他会迫切需要帮助,所以他迫切需要跟别人建立互信机制。必须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任务,才能得到比较重要的工作。他必须证明自己一定会还钱,才能借到钱。他必须结交到足够好的朋友,才能在自己需要准备考试或者外出做事的时候有人帮他做平时要做的事。他必须奖罚分明,才能团结起一群人。
博弈论的视觉中没有什么上层和下层,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博弈对局……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
我们学博弈论也是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精通博弈论而长期处在贫贱状态呢?
所以,如果你想改变现状,就一定要了解博弈论;如果你想成为通才,领会个中门道,就一定要学习博弈论。
而这本书的一开头,就向我们强调博弈论不是三十六计,三十六计是诡计,不是博弈。
正如毛泽东所说: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博弈论本身就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要了解博弈论,就要先了解三个基本概念:帕累托最优,压倒性策略和纳什均衡。
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在于塑造一个理想的、令人快意的、稳定的世界。
压倒性策略则意味着:无论对手后续怎样操作,这个策略对你来说都是最好的。
纳什均衡则代表着一个在社会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愿意单方面改变的存在。
至于更为详细的解说,在书中去发现吧。哪怕全书你只理解了这三个理论,也是赚了。
博弈论是关于人在社会中如何做理性决策的理论,但理性决策,往往不是我蛮喜欢的决策。就像那句话:听过很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不知道工作之余读书或者学习新的技能会更好吗?
你不知道陪孩子阅读或者玩游戏会更好吗?
你不知道控制好情绪不发火会更好吗?
都知道。但很难做到:因为人是感性的。
学习博弈论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变人。
将我们尽可能地往理性人的方向改变。我们终生都会参与无数博弈,对抗不是大不了的事,一时的输赢也不是。
幼儿园小朋友玩游戏,首先要学的也不是怎么赢,而是在输了的情况下,怎么保证你不掀桌子,游戏继续。只有接受了失败的人,才有资格争取胜利。
学习博弈论,做一个敢于博弈的player,生活定然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