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用7天创造世界,这群人只用了3天,在伍德斯托克1969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那就是伍德斯托克。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如果你是经常混迹各大音乐节的老炮,
就不可能不知道“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如果你不是经常混迹各大音乐节的老炮,
那你也一定知道美国的“嬉皮士”。
这个从上世纪60年代“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的一批年轻人,反对当时政治,反对把美国置身越战泥潭,反对民族主义,批判中层阶级的价值观,批判大公司的贪婪,批判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惨无人道。
但他们却没有统一的宣言或领导人物,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主张,选择了用群体堕落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反主流文化的态度。
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1969年的夏天,集齐了一群最具信仰和代表性的嬉皮士,在摇滚乐中彻底释放、无尽自由。
在一个总统肯尼迪当众遇刺,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动乱60年代,真正创造了一个狂热的、短暂的,也是难以复制和重现的“嬉皮自治王国”。
01
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
这群人只用了3天
“1969年,全世界都在谈论着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但在贝塞尔,人们却在谈论着“伍德斯托克”这个嬉皮士的聚会。”
——艾略特
在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正漫步于月球上的静海,同一天,“快乐的恶作剧者”接到了老朋友“小猪农场”的组织者WAVY GRAVY的电话,让他们组织尽可能多的“同道”去贝塞尔。于是,四十名嬉皮登上了八辆“神奇校车”(MAGIC SCHOOL BUS)。车的周身涂满了迷幻图案,在车顶的目的地标牌上写着“更远的地方”(FURTHER)。“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为人类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们将为伍德斯托克作出同样的贡献。”他们自豪地说。
美国登月成功后,8月的一个周末,32支乐队,40多万人,浩浩荡荡的聚集到纽约州北部一个叫伍德斯托克的小镇,为的是亲眼目睹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詹妮丝·乔普林(Janis Joplin)、"大门"(The Doors)以及"血、汗、泪"(Blood, Sweat and Tears)等乐团的现场演出。
原本3天的计划,因雨延迟到4天,原本预计10万人,沿途慕名而来的人陡增到40万。交通因此瘫痪,警察站泥泞的乡间小道,看着汹涌的车流绝望;门票点的栅栏被先到的嬉皮士们强拆,组织者只好当场宣布:伍德斯托克将成为一场免费的音乐会。原本需要凭证领取的食物供应,也彻底的成为了“免费抛发”。
组织者临时吸收了一些新成员进行安全保卫工作,煞有介事地发给他们统一的袖章并设定了通行口令,然而口令却是——“我忘了”。
没有组织,没有纪律,但却没有出现当地居民所担心的暴力事件。因为这场标榜“三天的和平与音乐”( 3 Days of Peace & Music)的盛会,有音乐。
02
砸吉他的始作俑者
从军用直升机上下来的摇滚布道者
因为交通瘫痪,乐手无法抵达舞台。哈文斯被音乐会组织者要求不要停下音乐。两个半小时后,在他演唱即兴创作的歌曲“自由”(freedom)时,一架载着“音乐援军”的大型军用直升机轰轰隆隆的在演出场地上降落。
“我们只能联系到军用直升机,是它们挽救了伍德斯托克。”由于在这里聚集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持反战立场,所以这一幕极富戏剧性。“我们不反对军人,只反对战争。”哈文斯这样自我解嘲。
“第三诊室”是这里特有的,“他们因长时间地凝视太阳而被灼伤了双眼”。
乔麦克唐纳在台上唱着反战歌曲,高喊“gimme an F”,成千上万的人竖起了中指而不是ROCK手势;
为了防范擅长煽动观众的“sly and the family stone”乐队,组织者事先在舞台与观众之间挖了一条“战壕”;
当乐队主唱在台上唱到“I wantto take you higher”时,台下人海里燃起了成千上万支蜡烛;
吉米·亨德里克斯在最后一天压轴登场,在农场简陋的舞台上,用电吉他演绎了一首“摇滚版”的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其后在台上将吉他砸了个粉碎,后来这被称为“整个六十年代最伟大的时刻”。
整场音乐节共有32个乐队登台,摇滚、迷幻摇滚、民谣、蓝调、乡村音乐等,全天不间断。
遗憾的是,鲍勃迪伦、Beatles(John Lennon)这样的传奇人物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参演,但这也丝毫不能影响它的价值成色。甚至因此而显得更加独立、野生、且自由。
Tommy James & the Shondells拒绝了演出,Tommy James后来说到:“我们真想给自己一脚。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夏威夷,我的秘书打来电话说:“听着,有一个在纽约养猪的农场主希望你在他的院子里演出’这就是他告诉我的。所以我们拒绝了,几天后,我们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我们也全都在堕入地狱。
伍德斯托克在巨大的争议、掌声、谴责和追捧中落幕,
其中有的乐手就此成名,有的乐手却就此消失,
尽管后来的伍德斯托克尝试再次举办音乐节,
但也都无法找回当年那纯粹而自由的嬉皮士精神。
03
最后的乌托邦
永远的躁在了这部纪录片里
整个音乐节全程都拍摄了纪录片,由Michael Wadleigh执导,Thelma Schoonmaker和Martin Scorsese编辑,并在1970年发行。这部纪录片发行后即获得了次年(1970年)奥斯卡的最佳纪录片。美国国会图书馆认为这部纪录片是美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1994年,伍德斯托克纪录片的导演剪辑版发行,增加了包括Janis Joplin、Jefferson Airplane、Jimi Hendrix和Canned Heat在原来版本没有收入的表演画面。2009年,纪录片重新发行DVD版本。这之后纪录片也以蓝光DVD发行。
而原本应该靠门票收入的投资人,在门票免费后,最终也是依靠这部纪录片的版权而赚回了成倍的钱。
1969年伍德斯托克的那场音乐节,犹如一颗核当量的燃烧弹,把当时整个美国的主流价值观,焚毁殆尽。它是美国“嬉皮士”文化巅峰上的白雪,也是落下帷幕的终场曲目。
乌托邦,毕竟是乌托邦,注定不会长久的存在。
正如伍德斯托克镇上一位历史学家费尔德曼曾经这样说过:“人们在这里经历的是一场一生中绝对只有一次的事件,它成分复杂,无法复制。”
很多年以后,当头发花白,老态龙钟的坐在躺椅上,听着《星条旗之歌》看夕阳的嬉皮士们,是否还会想起1969年的夏天,那个熊熊燃烧的伍德斯托克?
*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世相三观”,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可获取《伍斯托克1969》纪录片BlueRay完整观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