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集道学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二十八

2019-04-20  本文已影响14人  andy言道

其二十七

原文: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胃我自然。

有言:恒常,自然。

夫治者,理而顺之之意也。中国古人以水居务农之故,必依河水而居,故常有水患,治者以解水患而使万民善生者也,救危解困者也。故所谓治者,人群举其首领以代天地之职,然后使万民得以生养教化也,此则人类之生生不息之功也。然则,其治之法,有高下之辨,善不善之论。其治之果,亦有长短之别,泰否之分也。于是,观其所法,则知其道,察其成果,则知其德,道德具亦。

故能以道治者,阴阳和合,刚柔并济而守无,人人皆淳朴天真而有自然之德,法自然者也。能法自然者,与自然恒久也。

能法天地之道而治者,致其和也,刚柔并济而守柔,人人含德而得其所宜,久之,可化归自然也,法天地者也。能法天地者,与天地同常。

能守天地之职而治者,致其规矩,刚柔并济而持刚,使人人知止、知足而有礼守节,圣人出则能教化之而可返道德也,法四时者也。能法四时者,与四时节度。

不能守天地之职,而能以法制治者,致其刑德之法,刚柔并济而用猛,使人人趋利而避害,是以私心利欲不可遏止也,虽安而不可久长者也。能用法制者,在于刑德之当。

三皇治民同意而异化者,以道为化。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万民虽必然通晓自然之理,能够辨析事物的发展进化,但是依乎自然之德,合乎道理,故道之所向,民之所向。

五帝治民同理而异教者,以德为教。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德让。万民虽不必然通达自然之理以辨析其发展变化,但因教之故,以道德为己任,尚德而无争,久之民可自化也。故德之所在,民之所处。

三王(夏商周)同形而异劝者,必劝之以功利。以功利劝民者,民亦以功利归之。故尚政。政者正也,模范榜样也。万民效法榜样之行为,导之以礼法,威之以刑罚,民勉之矣,而亦时时贼之。是以礼法者,其如堤坝之规范水道。故功利之所在,民趋之若鹜。因其民无自守之本,是以易于流动也,变化亦趋于剧烈而频繁也。

其余则内不能守天地之职,外不能法霸王之道,或随时因势,或机缘巧合,皆过客者也,虽能逞一时之豪雄,亦不过徒留其名于史籍以使后来者鉴之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