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到底在哪?|【趁早百日成长打卡营28】
在公司的学习群里,跟王意讨论起了学以致用,为什么听课的是少数人。
他说我不必在意,每天坚持做自然会吸引同频的人。
我原来也觉得我是不在意的,可是看了他说的话,我感觉到其实我是很在意的,这么好的课程,多希望更多人能够从中受益啊。
他说,要学以致用。
是的,让我联想到,很多朋友都跟我反馈说,想学啊,也知道该学啊,可是学了以后不知道怎么用,看书的时候“对对对,是是是!太好了!”一到现实生活中就全忘了。学习不能联系实际,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我根据我一路走来的经验,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不能够学以致用,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到底在哪里。
前面我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很多人太追求完美而导致迟迟不能开始学习。
那也有很多人,是学的了,“学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因为,学和用之间还有几点要注意的:
1,不必拘泥于形式。有朋友说,我必须一本看完,才能看下一本,哪怕是走马观花。不然心里难受。
我说,这是一个枷锁(心理学术语叫做限制性信念),打破它的办法就是:告诉自己,可以同时开始好几本,可以不读完,观察别人同时读几本。
她说,那不是熊瞎子掰玉米吗?
我说,允许自己选择――放弃――选择――放弃……你才能找到心头好。没有一个人是一开始拿了个什么就从一而终只看它的。必须有放弃这个过程,直到遇到一本书你爱不释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那就是心头好了,没有大量的尝试怎么才能发现它呢?
我举例了我现在在读的书:《时间看得见》暂停了,因为接下来的内容超出我的认知范围很多了,我需要消化一下。再回去读《遇见不一样的自己――萨提亚模式与自我价值感》,很多时候读书是会触类旁通的。
同时还在学习崔璀的《人生管理术》,李松蔚的《洞悉相处之道》,团长的实修课。
今天拿到公司发的稻盛和夫的《活法》,开始读起来,爱不释手的感觉。
2,不必追求完美,这一部分前面写过了,不必追求时间地点仪式上的完美,就是点滴时间都可以打开读几行,合上,思考。走路可以思考,上厕所也可以思考,吃饭也可以思考。
3,不必要求自己必须记住。很多人说:我希望读完能记住,记不住我就不能接着读下去。
这算是强迫症吗?也是一个要打破的枷锁。
最厉害的武功是,把所有的招式都忘掉的武功。
本来读书就是愉悦的,如果变成任务,天天像小学生一样背诵就太累了,我也会读不下去的。
4,不是必须写笔记。写笔记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不喜欢,就不要强迫自己去写。一切的基础就是愉悦,好玩,有趣。如果让你感觉很累,无趣,乏味,你不会想再读的。
5,不必要求自己学以致用。咦?你不是在讲如何学以致用吗?怎么又说不必要求自己学以致用呢?
这是悖论。
如果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是有用,那可能会变成任务,枯燥,会强迫自己记笔记,当还不会“致用”的时候就可能责怪自己。
不利于读书习惯的养成,也就不能从读书这件事中受益,岂不是很可惜。
读书第一步,学习的心态,我觉得是,想读书,基于有趣,好玩,陶冶情操,也可以基于解决问题,比如我当时是想解决心理上的困扰,想要把孩子养好,有的人是想事业上升等等。但不是因为那四个字“学以致用”。
这四个字可以用来检验你的学习效果,但是绝不是为了这四个字才读书,达不到就不行。
第一步总结一下,就是允许自己看了记不住,学了不会用。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去学习。
第二步,看见自己。
读书就是与作者对话。你可以把你想说的写在空白处,实现心灵的交流。
每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心里的想法,信念,规条。
当你发现你有些想法,信念,规条需要改变的时候,不要因为着急改变而责怪自己。也就是说,先看见自己,原来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和作者不一样。我觉得作者的比较好。那我为什么是那样想的呢?――与自己对话,深挖原因。
这个过程,就是看见自己的过程。
很多时候,你只是“看见”了,改变就已经悄悄的发生了。
第三步,承认不足。
看见之后,勇敢的承认它。
承认,就是“对生命说是”,就是接受过去的一切,这是有疗愈作用的。
当我们承认了所有以前不喜欢的,不愿意回忆的,不愿意提及的,其实就是放下了,反而给你的大脑和心灵腾出了更多的空间。
一部手机,如果后台程序开启的太多,电量很快就耗光了,大脑和心灵也是这样,太多的情绪堆积在那里,就是内耗。
团长说,情绪就是能量的漏洞,承认情绪就是修复能量的漏洞,能量就不会流走了。
而且,当你承认不足之后,改变也已经在悄悄发生了。
第四步,不需要“改变”,只需要“看见”和“承认”。
执着于改变,就改变不了,然后自责――能量的漏洞,内耗,难成大事,求改变,变不了,自责……这是一个闭环。
不求改变,反而能够改变。这是悖论。
综上所述,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就是心态上的距离。
愿大家能从我的总结中受益,能够享受阅读,能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