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会简书电影两性情感

我为什么不看《后来的我们》?

2018-05-03  本文已影响10025人  温大柔

最近奶茶姐姐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火得一塌糊涂,小哥哥小姐姐们纷纷在朋友圈刷屏打卡,不少人哭得一塌糊涂,感叹电影的真实感人,感慨自己遗憾的那个TA。

然而,我一点儿也不想看这部电影。

从电影《前任》系列和《后来的我们》,到电视剧《最好的我们》和《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再到周杰伦的歌《等你下课》,越来越多作品选择用追忆青春和过去的方式,唤醒浅睡在我们记忆中的爱情点滴,让我们不禁伤感那些逝去的美好。

我们常常容易回忆过去,也时不时憧憬未来,却可能忘了,当下,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

我不愿意看《后来的我们》,就是希望自己能活在当下。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有一段话让我很动容:

“我现在活着。

当我吃东西时,就只管吃。

当我走路时,就只管走。

如果必须去打仗,

今天死还是明天死对我都一样。

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未来,

我只有现在,它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如果你能永远停留在现在,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

享受现在的每一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尤其是放在让人倾注了最多最复杂情绪的爱情。

世上纷扰这般多,我们的思绪太容易被打乱,而难以专注当下。

刚开始恋爱,我们安抚着现任的小情绪时,常常想起前任的温柔体贴;恋爱中期,对象的日渐冷淡让我们怀念曾经那个殷勤的TA;分手后,我们又不时沉浸在恋爱时的美好抑或是痛苦回忆中无法自拔。

单身时,我们担心找不到合适的TA;脱单后,我们又担心与TA是否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大概忘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是那一刻,两个人在一起的感觉呀。

是两人在海边散步的浪漫;是两人在同一个房间,你看书我做饭的安然舒适;是即使两人相隔千里,依然能在电话里感觉到彼此温度的暖心。

最幸福的,是那一刻。

不是你回忆起来的那一分,也不是你憧憬的那一秒。

与其反复回味曾经的幸福,何不自己去创造新的幸福?


电影播出后,很多人对剧情的三观提出了质疑。男主林见清因为现实原因和女主方小晓分开十年后再次相遇,旧情复发,两人在雪夜里大谈过往,倾诉思念之情。

彼时,别忘了,林见清已是有妇之夫。

如果方小晓才是林见清的真爱,那么他的妻子算什么?备胎还是伪代替品?

去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26岁,你看着身边的人都结了婚》,里面的那个“你”,到了“该结婚的年龄”,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女孩,还没确定喜不喜欢就娶了她,摆酒生子养儿,一切都似乎按部就班,两人的争吵和相互埋怨却越来越多。

临终的那一刻,“你”躺在家人围满的病床上,想起的却是15岁的年华,那个早已不是你的初恋。

这难道不是现任的悲哀吗?抱着自己的枕边人想着的却是前任,怀念的是逝去的时光,而并非享受当下与自己的小幸福。

如果是用这种感情换来“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我宁愿做一个空巢青年。


听说电影里有一幕,十年之后再次相遇时,

林见清问:“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方小晓说:“如果你当时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上了地铁又如何?当两个人的关系到了分开的临界点,即使一个矛盾解决了,还会有下一个矛盾等着彼此。

更何况,根本没有那么多如果。哪怕再来一次,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当时的心境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总在后悔:“如果我没那么作,就好了”,“如果我多关心她,就好了”,“如果我坚定点,就好了”。如果还有这么多可以挽回的如果,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一刻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爱的Eason唱着“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我第一次对他的歌词产生质疑。如果有任何遗憾,只能是因为你没有全心付出。

彼此曾经真心对待,就足够了,不是吗?

恋爱时,好好享受爱情甜蜜的每一刻,用心对待TA;

单身时,努力走出悲伤,好好享受独处的时光,用心对待自己;

爱情不存在对错与遗憾,只要自己在过程中尽全力去做到最好,就无愧于这一段缘分,也无悔于自己的付出。

至于最终是否有未来,很多时候是看命运的安排。正如之前看《春娇救志明》后的感悟:

我们都是春娇与志明,至于能否拯救对方,让上帝裁决去吧。

愿你,愿我,无悔过去,无关未来,活在当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