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考(3)
一直在思考写作这件事情。很多人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愿意在应用方面对一下了解。写作,明白了基本的思路,就可以写了。因为他们往往有实际应用的场景,然后,不断地写,不断地反思总结。
我个人的习惯是弄明白,前因后果,也许无用,也许能够更好的写出内容。那么,从我的这个思路出发,就要有几个方面需要不断研究。
首先,语言的产生,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有了更好的工具,人们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但是,语言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说谣言散步的广泛,但是也需要人和人之间,不断地传递、传递。显然,这种方式还不够广播。
然后,就是文字的出现,人们传递的信息被记录了下来,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甲骨文,就说明了这一点。接下来,书写工具的变化,让我们的信息有了几次飞跃。这里面就有四大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让信息传播的更加广泛。
要表达内容的增多,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等,不断地的填充,辞源、辞海这类大部头的书籍,就能看出我们表达手段的丰富。当然,还有修辞,这才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样事,百样说,有的直白,有的形象,有的生动,有的沉闷,都在这用词、修辞之间来。所以,要提高文采,两个方面,一个提高词汇量,一个善用修辞。更笼统的说,其实是一个人对文字的感觉。还有你对于他人对文字接受感觉的把握。
接下来,人们对文字的形态,进行了简化,为了方便书写,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除了方便我们书写,很多人加入了艺术的内涵,形成了书法。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写的好看与否不重要,我能够明白意思最重要。都说字如其人,只是通过一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的内在修为。修为这东西,听上去高深,其实是一种时间和心态的积累。那么现代人,几乎提笔忘字,就不那么关心内在的东西,更关注实效性,要信息,不要内涵。所以,功用不同,形式就有变化。
最后,信息的传播,说是跟写作有关系的内容。其实谈的多是信息论方面的内容,因为无论是什么文字,都要通过内容来传递给他人。这是文字的本质。
文字的本质是信息的载体。里面包含了历史、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形成、文字字型的演化、书法的产生、书写工具的演变,几个方面。
接下来就从人的角度,来看看文章的产生。人,自然要经历输入、整理、输出三个过程。其实挺像电脑的设计思路,键盘和鼠标是输入设备,CPU是处理设备,相当于大脑,然后记录在硬盘中,或者显示在显示器上。一个人,经历的事情、看到的故事、听到的消息,都是一个人的输入。整理,通俗说是琢磨,“官宣(最近比较火)”一点就是思考。其实,思绪是紊乱的,东一句西一句的,所以你会看一个人聊天好像没啥重点,原因就是在这。输出,就要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把思绪统一起来,变成文字,同时兼具逻辑和结构,形成文章。老先生(《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著)对文章的定义,记载世间事物/事理和抒发作者意思、情感的东西。每篇文章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需要琢磨的。
从我们儿时识字、用词,到现在看文章,写文章,其实都在用技巧,因为有要求和套路在,但是总有人写的好,有人写的差,区别就在于感觉。我们第一次学说话肯定不是技巧,因为也听不懂,所以凭的是感觉。慢慢长大,写字、读书,就开始了解基本的章法和技巧来,学校能够教授的也主要是这些内容。思想和技巧可以教授,但是感觉就很难说了。三个层次,从感觉(儿时初次接触的感觉),到技巧(学校和书籍,教授的内容,都属于这类),最后又回到感觉(这就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因为没法教,只能悟,所以老师才让你不断地的练习,就是希望一个人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感觉)。
学思、学思,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是完全从个人的角度。
从功利的角度看,还要有人生经历,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积累。你可能没有系统学习过心理学,但是你一定揣摩过对方的心情。只有能够好的把握别人的心情,你的言语和文章,就能起到想要起到的作用。当然,要是说话,还要演讲方面的内容。就有点偏离单纯的写作了。心理学,不仅仅是让你了解对方,其实还能够了解自己和人类本身的思维过程。终极目的是让人能够过的更幸福。心理学的很多成果,都变成了课程和书籍,让更多的人看到。文章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要想把写作这件事情,完完全全说明白,看来是不可能了。但是,基本的思路逐渐出现了。
第一部分,文字的历史和信息论。
第二部分,形式方面,各种词汇、修辞,文章形式等等
第三部分,内容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社会、人文、心理学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