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五千多字,描写的是非三维物质界的运作规律和变换
每日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老子》 中华书局译本
我上周解读《老子》写了两篇文章,有人佩服,尊称为师;有人点赞,说我境界高,接近悟道;有人大骂我垃圾,利欲熏心;有人嘲笑我自不量力,天大的笑话……
众生百相,我的文章像照妖镜一般,使之还原原形。
这些年,我的财富没有增长,功力倒是大增,他人辱我,骂我,轻我,贱我,我心不动;他人赞我,抬举我,崇拜我,尊我,我心亦不动。
与人斗,最可笑,本是同根生。
行自在,守一心,我不犯人愁。
《老子》的五千多字,大部分描写的是非三维物质界的运作规律和变换,读者如果用逻辑思维去阅读,肯定感到难懂。所以,我才建议大家动手抄,用潜意识去感悟。悟在个人,没有方法和捷径,权当修身养性,若是执着于一定要弄懂,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今天接着解读:(注:前面已经解读1-6,今天解读7-9,九九归一,完结。)
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难做的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要做大事,就先从小事做起。
我收到读者反馈最多的信息是:“不可能”、“我做不到”。
我的回答通常是:“正因为你秉持这种想法,所以你还没做,还没去尝试,就已经放弃了。是你的思维,限制了你。”
我给自己订的目标:每天读一本书。
所有人都说不可能的,认为我做不到。事实上,我做到了,而且已经坚持三四年。方法就是先从简单的、容易的做起。
书籍要分类。经典的书籍,类似《史记》,要读几个月,才能读完;信息量巨大的书籍,如《毛泽东选集》、《大中东行纪》,平均一本书要读一周;而通俗类的书,则两三个小时,可以读完一本。
(注:日本还有些牛人,20分钟读完一本书)
除了读书,我还辅助听书,罗胖子的得到APP,每天听本书。虚构类的书籍,如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以及书店没有卖的国际前沿新书,我都是用听书的方式获得。一般选择在拖地、做家务的时候听书,两不误。
(注:听书有听书的优势,短平快,但不能取代读书。我的体会是,听书是概括、转述,和原著有距离、有遗漏。)
当然,自由和时间,主要是舍去金钱换回来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辞掉了高薪、忙碌的工作,换了只有一半薪资,但不忙碌的工作。
这样综合起来,每天读一本书,是完全能做到的。
人的脑子一定要学会转弯,用常规方法做不到的事情,换一种思路,不走寻常路,肯定能做到。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这辈子见过最古老、最大的树,是在陕西省延安市桥山上,也就是黄帝陵(轩辕氏)里面。这棵苍老的松柏,据说是黄帝亲自手植,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当然,是否亲自手植,这个无法考究。但是这棵古老的大树,真的很让人震撼,要几个人才能抱住。
这让我想起老子写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想象一下,一棵苍天大树,在它最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棵小小的、脆弱的树苗而已。
所以,每当我遇到极度的困境,完全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甚至走投无路时,我都没有放弃过。我把“抱怨”、“不可能”、“做不到”这些词语,剔除出我的意识世界。
支撑我走下去的,是这种信念:即使我现在只是一棵小小的、弱不禁风的树苗,只要能坚挺,能经受住风吹日晒,春夏秋天,只要不倒下,还活着,迟早会长成一棵大树。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般别人请求我做某一件事,我会在心里迅速考量,如果能做到,我会答应;如果做不到,或者不想做,我就直接拒绝。
信言,反而不讨人喜欢。为什么?因为人喜欢美言,讨厌被拒绝。
美言不信。答应得好好的,总是无法兑现,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他们就是嘴里说一说,让你听得美美的,敷衍而已。
《老子》的智慧,深不可测,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只是抛砖引玉,挑出其中比较好理解,又有助于日常生活的句子,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分享其他书。
我们明天见。
如果你认为文章有益,欢迎留言、分享、转发,传递知识,分享智慧。
注: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