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公司:青铜器鉴赏的术语和俗语

2019-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景德镇古陶瓷鉴定中心

      对于青铜器的科学鉴定,通常是指利用现代化仪器进行的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测定等。传统的鉴定俗称“眼学”,也就是专家学者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对器物进行综合判断。例如,对于青铜器上铭文的鉴定,常常成为对于有争议器物的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数十字以上的铭文,今人很难编出可考却未见著述而又文意通畅的上古铭文,很难刻写出古意灿然且不出错误的古文字,而这种判断,绝不是仪器可以解决的。又比如:早期范铸法的错范痕迹和分隔内外范的垫痕与伪造的痕迹,目前的仪器还无法判断,但有经验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家只要借助肉眼或放大镜,就可以作出准确判断。

  在收藏活动中,有大量的词汇来自传统,并没有科学的界定。或者说,一些名词的法律界定是明确的,却并非科学和传统的界定,因此,在收藏领域沿用了许多术语和俗语。譬如“出土文物”,其一般性概念为从古代遗址、墓葬、窖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和沉船等处被发掘、打捞、发现及被盗掘出的古代文物,是相对于流传于世的瓷器、字画、家具、文玩等“传世文物”而言的。所以,不论什么时间出土的,皆可称为“出土文物”。但是,法律中对于“倒买倒卖出土文物”的界定,则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出土”的文物而言。民国以前的“出土文物”即视同“传世文物”。

  收藏圈里对于出土文物的出土时间和出土地点,以及相关土壤环境的说法则更显生动,流行的评定语称“生”或“熟”,以及“坑”。

  “生”或者“生坑”,是指新出土与早些年出土,但保持了出土时的本来面貌,没有经过出土后的进一步处理,没有受到污染或长期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层变化,锈色和土沁色灿然的器物。

  “熟”或者“熟坑”刚好相反,譬如明清时期出土,甚至宋代及宋代以前出土,经过了“传世”的经历,器物表面已经表现出自然的“熟”“老”。特别是清代中期,藏家喜欢将青铜器除锈、擦光、上蜡,加之常年把玩,就形成了“黑漆古”。

  “枣皮红”是指有些青铜器绿锈下呈现的暗红色,琉璃厂习语称之“枣皮红”。还有许多形容各种器物色彩特征的类似俗语,例如章料术语中的“虾青”“鸡血”,瓷器中的“翠毛儿蓝”“豇豆红”等等。

  “包浆”是指没有浮锈,器物表面通体呈现一层均匀、柔亮的氧化层的特殊现象,有时也用于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况与成色情况。所以,“包浆”一说,可以用于出土器,也可用于传世品。“包浆”通常是鉴别青铜器的重要依据,当然也就会有人故意做上去,而且可以做到神似。例如新铸的铜香炉,经过不同的混合液体浸泡,然后烘烤,会出现各种成色的“包浆”。反复浸泡、焙烧之后,甚至会出现非常美丽的厚厚的“包浆”。这在近些年苏州仿宣德炉上被广泛应用。

  “水银浸”亦称“水银古”,也是一种青铜器的自然包浆现象,有局部的,也有通体银白的,多见于铜镜。主要为战国到汉代时期制品,其中又以战国为多见,大多出土于中原地区。近年以河南仿为最高境界,几可乱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