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抑郁症,却依然想努力地活下去
1
抑郁症真的会死人。
抑郁症或许从我失去孩童的天真那一刻起,就开始伴随我左右了吧。
真正想过离开这世界的,觉得活着是那么无望。第一次是在高中,第二次是在结婚后,之后的无数次是在婚姻中,直到现在。
谈自杀,或许还是觉得太儿戏了,觉得像开玩笑。
可当深夜降临,那种孤独无助侵袭而来时,又是那么的真实,让人无处可逃。
唯有靠烟跟酒精来麻痹自己,才能控制那颗,不由自主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心。
或许这种状态有关精神,也有关来自生活的压力。
但归根结底,我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也许是缺爱,也许是缺钱。
又或者两者都有。
我无从知晓。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无论如何我要活下去。
因为我还有女儿要照顾,她不能没有我。
我要努力码字挣钱,尽可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自媒体这个行业是个大蛋糕。
有人每年从中获利十几万、几十万,不是开玩笑。
这是真的。
所以人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我也不例外。
因为缺钱,也因为梦想。

2
可当我真正跻身这个行业时,我才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写作,其实也并不那么容易。
我常常因为写不出来,没灵感,没素材,又或想写却又心乱如麻,整夜整夜失眠。
半夜两点都在喝咖啡、熬夜写文,真的是常态,特别是周末,因为白天还要看孩子。
想想故事班的同学,有的大号稿费拿到手软,替他们高兴是真的,眼红也是真的。
可奈何自己文笔一般,资质一般,只能比别人更努力。
多写、多练、多读、多做笔记,这是必要的。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生活哪那么容易就能过下去呢。
有人说,“我走在路上,都觉得自己的步子是踏不了在地上的”。
这种感觉,我差不多现在天天都在体验。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在《自卑与超越》中写: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
所以,我们才不断苛求自己。
可当你的能力满足不了你的野心时,这样的苛求未必又是件好事。
如果,你调整不好你的状态。
它不仅不会成为你的动力,还会成为你前进的阻力。
更严重的,它会使你抑郁。
而终结抑郁的,往往是死亡。
3
而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容易复发的心理疾病。
有研究表明,第一次罹患抑郁症并好转的患者中,至少50%的人会有一次以上的复发经历,而那些已经有两次以上患病史的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是70%-80%。
抑郁之所以容易复发,是因为抑郁会牵涉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情绪,思维,行为,身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没有招架之力。
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这真的很糟糕。
曾有人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或许可以缓解我的焦虑和抑郁。
而我,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何谈去看心理医生呢。
我有想要活下去的这个意识,可却怕自己没活下去的勇气。
老实说,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有一天撑不住了,突然在某个深夜撒手人寰。
郭敬明写的《悲伤逆流成河》里,易遥有句台词,是这样诠释死亡的:“其实,死有什么可怕呢。活着才痛苦呢。人为什么要选择活着呢。”
对,活着那么痛苦,人为什么要选择活着呢?
因为放不下,因为舍不得。
好不容易来这世界走一遭,什么都没留下,什么也都还来不及去体验,所以在无数次煎熬中,我还是撑下来了。
4
曾经人不人鬼不鬼,躲在被子里哭的日子,仍旧历历在目。
我恐惧那样的生活,恐惧那样无望的自己。
可看到女儿天真无邪的笑脸,我还是强打起了精神。尽管时常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因抑郁而爆发的脾气,对她大吼大叫或扇她巴掌,没有一点耐心可言。
我还是默默撑下来了。
我没人可以说,所以我写下来了。
我知道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不能让自己随时失控,所以我试着深呼吸,站在她的角度去理解她的行为跟思想。
以前小时候挨骂或挨打,往往大人们都会以“是为了你好”为说辞。那时候的自己,总会半懂不懂。
可当自己真正成为大人时,我才知道,那全都是骗人的鬼话。
残酷的真相是:“打、骂”从来都只是为了发泄自身的怨气,而不是为了谁好。
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一木写的《被语言暴力毁掉的中国孩子》一文中就写到:所有的语言暴力,都没有半点教育成分。因为我们这是在本质上,恃强凌弱,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
心理研究显示,对六岁之前的孩子,经常说一些生气的话,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5
而自己就是深受其害,才渐渐长成了一般模样。
我想我必须要结束这样的状态,我不能让它生根发芽,蔓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不然,我除了是个抑郁症患者,我还是个罪人。
今天看她总更新的《你结婚了吗》一文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单身潮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
就算一直不结婚,一直一个人,我想我也要走出来。
“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
我依然还是决定要走下去。
希望你也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