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剑
《瑜伽师地论》中说:“谓为趣增上心而修净戒,名增上戒学。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学。为趣烦恼断而修智见,名增上慧学。”也就是说,学戒律是为了修禅定,修禅定是为了引发智慧,修智慧是为了什么呢?断烦恼!也就是止息种种无明染污与忧悲苦恼,这是“解脱生死”的根本,也是“成佛度众生”的基础。
所谓“勤修戒定慧三学”,其目的也正是“熄灭贪嗔痴三毒”。修行的目标与尺度,并不在一个人外在表现出有多少财富、有多少才华、担任什么职务,而在于内心的“贪嗔痴”断除了多少。在修行的道路上,不论是独自专修还是为大众服务,福慧增长的标志也正是烦恼的断除。不仅因为修慧的当下就能调伏内心,也因为修福的当下能够对治狭小的心量和傲慢懒惰的恶习。
我们常常看到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造像,手持一柄宝剑,正是透露了这个窍诀——《佛说如幻三昧经》中有一个故事记载了文殊菩萨的利剑。
文殊的宝剑
当五百善根成熟的菩萨成就了四禅,开发了五神通之时,回忆起自己宿世的事,想起自己曾经逆害父母、杀罗汉、乱圣众、坏佛寺种种罪业,深生忧悔,常不离心,不能证入涅槃。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突然从座位中起身,偏袒右肩,大家都以为他要去礼佛请法,哪晓得他竟然手持宝剑,直逼如来而去。
眼看文殊菩萨就要犯下逆罪,佛陀安详地告慰文殊菩萨:“汝住汝住。不应造逆罪,应以善害我。所以者何?皆从心发,因心生害。心已起顷,便成为杀。”这时候,在场的菩萨受到启发,反观自己的内心,想到一切法都如幻如化,所谓的父母、佛法,杀业与苦报,都没有一个实在的作者与承受者,因为自己贪着自身才堕入了颠倒妄想。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恒常不变的“我相”呢?五百菩萨心下亘然,证入了无生法忍。
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文殊菩萨以这一出“仗剑杀佛”的情景剧,和佛陀一起启发大众“当以善害”,也就是照知宿罪皆如幻化,一切法空无实性,念念观空,所有的忧悲苦恼就自然烟消云散。佛法对现实人生与有情的心理有着最为切实的关怀,不仅观照到人生的本质是苦,更觉知到苦的本质就是空。以般若的利剑犀利地断除一切纷繁的幻象,无量烦恼尽得销灭,即得大自在,大解脱,大涅槃。
不过也有人会说,既然一切皆空,何不今朝有酒今朝乐,人生得意须尽欢?其实,这并不是没有执着,而是在随顺自己的烦恼,对贪嗔的习气有着更为难以放下的缠缚,又怎能战胜自己对世间幻象的执念呢?我们常常念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学法、度众生、成佛侧重于“增益”,而断烦恼则侧重于“止息”,正是因为这种“止息”的力量,才让我们的精进有力量、有方向、有下手处。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佛法的收藏家,理论的堆砌和忙碌的奉献反而会增长我们的名利心与对自我的贪爱,错把烦恼当功德,离成佛度众生却转加遥远。
智慧的剑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比丘,他陷入了深深的沮丧,因为他修行了很长的时间,可是无法证得圣果,同时觉得还俗是件羞耻的事,竟然想到了自行结束生命。他就把手放进装有毒蛇的罐子,但罐中的蛇没有咬他,这是他以前的善业保护他的缘故。后来,他又拿刀片企图割喉自杀,但当他把刀片放在喉咙的时候,他回想起自己今生做为一位比丘,在修行时所证得的清净时,他的身心充满了喜悦。凭借着这份喜悦,他将心念专注于智慧的培养,就在这时,断除了种种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他回到精舍时,其他比丘问他去那里了?他回答说他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又问他,既然如此,他现在怎么又在这里呢?
“我本想用这把刀子割喉咙,但我现在已经用智慧的剑斩除所有的烦恼。”
阅读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