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

2024-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莉0916

      带着病痛,去赴沈阳之约。不同的是,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结伴同行。我和大彬在飞机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掐指一算,我俩已经结婚12年。忽然有种感慨,时光如梭。遥想当年第一次的见面是在2011年的古尔邦节,他在南湖中国电信公司门口等我,我穿的是那件橘黄色格子大衣。东北人的乐观健谈,让我们一见面就相谈甚欢。我呵呵地笑,他就走在我的身边给我剥毛栗。那时候的乌鲁木齐大雪刚晴,阳光映射在我们年轻的脸上,温暖而快乐。

      一晃12年,真真实实的走过了我们迄今为止的四分之一人生。我们很少吵架,也很少翻脸。主要是我公公的脾气是真的好,大彬大多像我公公的脾气。因为原生家庭的习惯性吵闹,我就喜欢冷战,也就是闭嘴,不高兴却全部在脸上。记得当年大彬还给我“夸”过,他跟我婆婆闹别扭,两个人三个月不说话的事,以此告诉我,没有人能冷战过他。可是这么长时间了,每一次不高兴,总是最终他主动找我说话。其实我是知道的,我看似性格开朗,其实很容易“内伤”。但是他不一样,他有着东北人的乐观和胸怀,一般情况,他不跟我计较。所以“有本事对外面人,对家人耍能耐算什么本事”也就是他的座右铭。

      我俩有几年过的不太平,付出的很多,收到的很少。他很郁闷,一心有劲,却时运不济。折腾来折腾去总是差强人意。可是我们也很少争吵,也只是为他“卖酒消愁”拌过嘴。时间总是很平淡,也是很紧凑,我总是忙碌工作和孩子,他总是寻找机遇和挑战。我俩有段时间聚少离多,家里里里外外都靠我,有时候心烦气躁,就会骂他。但他却总是笑呵呵,用他惯有的幽默一笑而过。不过,他只要在我们身边,他就会想尽方法给我和韩煜做好吃的,即使是我随口一提,他也会及时安排。我们这一家三口从来嘴上不吃亏,其乐融融胡吃海塞。

      而今孩子也已经八岁了,再回东北也由两个人变成三个人了。韩煜虽说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人,可是一口浓郁的苞米茬子味的方言,时而显露的搞笑天分都在显示她一身的东北DNA的特点。

      虽说出行很偶然,但是韩彬很兴奋。说来说去他都已经三年没有回来了。我看着他侃侃而谈儿时的趣事,忽然明白了“回家”的另一重含义。那是有关于回忆,有关于美好,有关于归根。沈阳,哈尔滨,长春这三个省会城市人口都在900万左右,很难想象在新春佳节这个重要时刻,有多少人进进出出各个交通要道,奔向自己的故乡。不论多么艰难,我想他们都跟韩彬一样,欣喜万分,不知疲劳。

      而今,我已嫁为人妇,也育有一女,就如韩彬说的一样:不要以为你姓刘,你现在应该是韩刘氏。然后他会得意哈哈大笑。虽说有点为“男尊女卑”的思想气不过,但是也有了另一重归乡的思念。只要我每每想到这片土地曾经养育过韩彬,我就莫名的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

      飞机经停兰州一路向东,夜色沉沉的天空极致的安静,唯独有一颗一颗归乡之心,热烈跳动,震得人热血沸腾。

      愿所有的日子都不辜负思念,愿所有归家的人,都有等候的温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