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随笔:孩子在电话那头哭了

2022-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谷意

还在厨房忙午饭,孩子从学校打电话回来。

孩子在电话那头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数学没考好,可能没机会拿到优秀奖了。我赶忙安慰她说,“回家咱们把答错的原因找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错误,远比分数更重要啊”。

但孩子依然哭个不停,她说“我已经很努力学习数学了,可为什么就老考不好呢?很想很想考好成绩,这样你们就可以到学校出席颁奖活动了。”

我的鼻子有些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前几天我们通电话时,她告诉我,她在学校就专注两件事,一是好好学习功课,二是每天坚持跑步锻炼。接着,她又不好意思地说,她争取语文能保持在年段前几名。我告诉她,“不要刻意去争取名次,你现在这样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爸爸已经很欣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只要每天比自己前一天有进步就好啦”。

可今天,孩子为何突然因无法让家人参加颁奖活动而感到羞愧呢?我想,孩子长大了,思想复杂了。

孩子虽然很努力学习,但有些偏科。数学和物理的成绩不是太理想,孩子常常为此烦恼,我们也一直帮着她参加各种补习,效果却总是不太理想。

我也注意过老师的补习内容,多为做试卷、讲解解题技巧,这些内容难道不是孩子上课时就可得到,并且一直在反复练习的吗?

那我是不是可以改变辅导思路呢?比如,抛开课本和试卷,给孩子提供一些被学校忽视的知识点。讲讲数学的历史、数学的思想、数学的起源等非考试内容,是不是可以帮助孩子从宏观上去理解数学、思考数学呢?

当我带着这样的想法,跟数学专业的朋友探讨时,他认为我的想法很好,可以试试。并欣然答应五一假期到书社小住,为孩子讲讲这方面的内容。既可增加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让孩子站在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数学。至于是否会立竿见影地提高考试成绩,已经不是考虑的重点了。

我想,当孩子内心因为考试成绩不好,没能让家长有机会参加颁奖而难过时,那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社会化现象”,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着相”了。

这时我们家长给孩子最好的鼓励,也许不是胡萝卜加大棒,而是给孩子拨开一条思考的缝隙,让她自己去看见事物的本质。

思考,世界才无限宽广……

——记于午休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