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分辨信息的有效性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平安andrew

最近听得到的课程《医学通识50讲》。有一讲介绍现在比较权威的循证医学。其中介绍了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觉得借鉴这个思路,重新审视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循证医学的证据分五级。第五级证据就是医生的个人经验。这是可信度最低的证据。有时候即使医生是一个专家,医生的可靠性也有限。单纯的个人经验是会有心理偏向的误差。

第四级证据就是,有大量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使用了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统计工具。这个就可靠一些。

第三级证据,叫对照研究。要想知道治疗是否有效,一定要和安慰剂对照。病人只好了,未必是药的作用。可能有心理作用。所以要和安慰剂作比较,确定到底是不是要在起作用。

第二级证据,就是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这是第三级证据的改良。因为第三级证据还是参杂有病人和医生的主管倾向。这会影响试验的客观性。随机双盲实验是把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实验组,一组是对照组。并且两组人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这样就避免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一级证据是荟萃分析。就是把全世界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都拿过来,用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它是最高级别的证据。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一些关于健康或养生的建议和文章 ,如果用循证医学这个“照妖镜”一照,很多都是错误或无用信息。有些只是一个结论。有些是东拼西凑的论断。很多结论根本连对比实验都没有,就抛出一个结论误导大众。

不仅仅是医学和健康类证据,日常 生活中、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错误的结论。这些结论很多都是个人经验的总结。根本就没有做对比试验。甚至有些都是完全不合逻辑的谬误。只有经过随机双盲对比试验检验的结论,才可以称科学的结论,才具有应用的意义。

有了循证医学五级证据的范例,对于以后看的各种结论、总结,都要保持警惕。用批判到视角来观察、思考。思考这些结论仅仅个人经验的总结,还是遵守严谨的科学方法,对比实验的总结。对于这些结论的出处来源加以深究,找到原始论文。甚至可已借鉴荟萃分析,找找别的实验者关于同一问题的实验结果,看看两者的结论是否相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