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王”项松茂一一坚持抗日,救友殉国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老板的失踪轰动了整个上海,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这个老板到底是谁,他的失踪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这个失踪的老板不是别人,他是上海五州药店的创始人,总经理项松茂。
项松茂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他的一生短暂而光辉。
项松茂是浙江宁波人,中国新药业先驱,名世澄,别号渭川。
项松茂的童年过得十分的清贫,他没有金钱,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有的只是自己一双手。
在童年时期,项松茂也曾读过四年私塾,后来因为家境贫寒,无力求学,只能去苏州打工。
刚到苏州的项松茂只有14岁,他在一家药铺里做一个小学徒。
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项松茂在苏州站稳了脚跟。
药铺老板喜欢项松茂老实聪明的性格,在项松茂学徒期满后,把他留下来担任会计。
当时项松茂的舅父在上海中英药房担任经理,项松茂通过舅父的介绍进入中英药房担任会计。
上海中英药房在药界地位举足轻重,这家药店主要负责药品及原料进出口及转销业务。
项松茂才智过人,他在做好会计工作的同时,对药品经销流程也十分的关心。
项松茂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思考,他经常提出好的建议,深受经理器重。
不久之后,因为经理的赏识,项松茂到汉口创办中英药房分店。
中英药房分店正式开业后,作为主要筹备人的项松茂顺理成章地出任经理一职。
项松茂在担任中英药房汉口分店经理的时候,积极开拓业务,深入调查汉口医药市场,使汉口分店成为中英药房新的利润来源。
项松茂也成为汉口医药业中的佼佼者、武汉三镇工商界的头面人物。
由于事务能力突出,项松茂在31岁的时候,受聘担任上海五洲大药房总经理。
上海的五洲大药房,全称为“五洲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集药品、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项松茂担任总经理后,对五洲大药房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项松茂重新制订了店规,在他的管理下,五州药房产权明晰、管理严格、制度完善。
五洲大药房在董事会、总经理之下,有店务、厂务,还有店厂联席会议和技术会议。
项松茂在此基础上又按生产、营业、财务、管理4个系统设置了层级部门。
1928年,五洲拨出资金50万元另组银产公司,该公司收支独立,自负盈亏。
随着时间的流逝,公司资本总额一再增长,职工由最初的30余人逐年递增至400余人。
此时的项松茂可谓是风光无限,志得意满。
可是项松茂对此并不自满,他还有更加远大的理想。
当时的中国洋货遍地,广大市民都爱买洋货,民族产业举步维艰。
项松茂是个生意人,但也是个爱国者,他立志振兴国货,扬我国威。
项松茂把“勤俭”作为办企业的方针,他先把店里豪华的陈设变卖,充为营业资金,又邀请和钱庄熟悉的朋友担任副经理,取得金融资本上的支持。
工作极其认真的项松茂“事无巨细,必躬必亲,每至夜半侍寝。”
项松茂虽然是个大老板,但平时生活非常节俭,他每餐只有一个荤菜,吃不完还要留到下顿吃,内衣也是补了又补,直到实在不能穿为止。
项松茂的家人也如平常百姓一样,克勤克俭,从不铺张浪费。
“贩售外货,实仰人鼻息,不过拾其余汤残羹。必须振兴实业,发展我国的民族制药工业,自制新药,与外货抗衡,始能达到堵塞漏卮,挽回利权的目的。”
在项松茂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发展中国的制药业。
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项松茂多次到欧洲考察药业,并派自己的弟弟和员工去日本学习。
1918年,项松茂在天津开办五洲药房支店,并投资建立伯特利医院和福幼医院。
1922年,项松茂斥巨资盘进原德商上海固本肥皂厂,将其改名为“上海五洲固本皂药厂”。
在此期间,项松茂带领工作人员生产了多种新药。
为了宏扬国货,固本皂药厂在项松茂的鼎力支持下,首创亚林臭药水、东吴药棉、甘油、牛痘苗、人造自来血等国产新药,广受市民的欢迎。
固本皂药厂生产的固本肥皂,成为中国西药业办厂自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先驱。
五洲药厂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得了美国旧金山世界博览会银奖和日本东京大正博览会三等奖。
不仅如此,项松茂还刊印《卫生指南》一书,向读者宣传有关医药卫生常识。
到了1929年,项松茂已经投资了多个企业,横跨众多工商业领域,成为上海实业巨头之一。
项松茂同时兼任大丰工业原料公司,开成造酸公司,上海新亚药厂等13家企业的董事。
1931年,项松茂合伙筹建宁波实业银行。
1931年,项松茂合伙承办沪闵南柘长途汽车公司,任经理和董事。
在当时,项松茂先后担任上海租界华人纳税会董事、上海市商会议事、中国国货维持会执行委员、华商皂业公会主席等公职。
由于五洲厂生产的固本肥皂价廉物美,极得消费者欢迎,这引起了外商,特别是英商祥茂洋行的妒恨。
祥茂洋行仗着自己是外商的身份,多次提出要以高价收买五洲厂全部厂产和商标拥有权。
项松茂对祥茂洋行的无理要求一口回绝,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愿意随波逐流。
祥茂洋行见收买不成,又生一计,他们大打价格战,大幅降低祥茂肥皂的价格,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挤挎固本肥皂。
项松茂对此毫不畏惧,针锋相对……
项松茂决定削价销售五洲厂肥皂,并将自己经营其他企业的利润用来贴补五洲厂的肥皂产。
精明的项松茂派制皂部的主任改名换姓混进了祥茂皂厂当职工。
这位主任在英商工厂里一连干了9个月,把英商的技术摸了个透。
知己知彼的项松茂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不久后便挫败了英商垄断皂业市场的企图,并使五洲固本肥皂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畅销产品。
从此以后,上海市民以买国产的固本肥皂为荣,连其他省市都纷纷订购五州厂生产的固本肥皂。
在这场与英商的贸易战中,项松茂赢得了大满贯。
项松茂不仅敢与英商较量,还十分痛恨日本侵略者。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在项松茂大力倡导下,五洲公司就与中英、中法、华英、太和等药房联名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不进日货。
1930年,中国多地发生水灾,众多百姓流离失所。
得知消息的项松茂倡议筹款救灾,把五洲大药房一星期门市营业收入总额的10%用于赈济灾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上下同仇敌忾。
爱囯的项松茂当仁不让加入了抗日救国会,成为该会的会员之一。
为了支持中国军民抗日,项松茂在厂内编组义勇军一营,自任营长。
项松茂聘请交通大学军事教官每天在厂里为员工军事训练,积极备战。
当时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项松茂对此愤怒不已,他在生生美术公司印刷的抗日月历上写下“煮豆燃萁,内争可耻”8个大字。
9月23日,五洲大药房从总经理到全体职工捐献一天的工资,以此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奋力抗击入侵日军,伤亡惨重。
项松茂见状接下了生产军用药品的任务,他亲自督促,日夜加班赶制药品,竭力供应前线战士。
当时,五洲大药房位于北四川路老靶子路口(今武进路)的第二支店,离战区十分的接近。
“一·二八”当天,快要到傍晚的时候,有日本军车经过这家店附近的街面,遭到我国爱国志士的开枪狙击。
第二天,一群日军和日本浪人不由分说地包围了五州大药店,他们强行闯入店中搜查。
这伙强盗在店里发现不少义勇军的制服和抗日宣传品,他们以此为借口,将11名留守的店员全部带走。
项松茂得到消息后,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为了解救这11位员工,项松茂决定亲入虎穴。
周围的工作人员纷纷劝说项松茂不可冒险,可项松茂心意已决,他对工作人员说道一一
“11位同事危在旦夕,我不去营救,如何对全公司负责?我若贪生怕死,还算什么总经理?”
项松茂平时节俭度日,关键时刻一掷千金;项松茂平常惜命如金,危难之际不顾生死。
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项松茂随即驱车前往虹口寻找,但是兜了一大圈,毫无结果。
不死心的项松茂于30日下午,再次前往日占区设法营救。
项松茂前一次有惊无险,而第二次则有去无回。
五州大药房的总经理项松茂失踪了,他的失踪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项松茂的家人费尽心思想要找到亲人,五州大药房的员工也四处打听消息,广大上海市民及上流名士更是焦急万分,纷纷要求日军释放项松茂及11名员工。
可是日军对此却一口否认,不理不睬。
尽管大家用了各种方法打探消息,可是项松茂及11名员工如人间蒸发一样,无影无踪。
事隔多年之后,项松茂的家人才通过可靠渠道获知,项松茂与那11名店员于1月31日清晨被枪杀于日军军营,而且还被日军毁尸灭迹。
原来日军早就对项松茂的抗日行为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抓走11名员工就是为了引出项松茂。
果然项松茂一进日军军营即被扣押,日本军官在审问时,对着项松茂厉声吼叫一一
“你,还敢抵抗我们吗?谁若抵抗,我们就杀了谁!”
项松茂不卑不亢,威武不屈一一
“杀便杀!中国人,不爱中国爱什么!你们自己清楚地想一想,日本和中国同文同种,不好好想些睦邻友好的方法,倒以军队占领我国土,屠杀我民众。咳!我看你们日本会有什么好下场!”
恼羞成怒的日军当即决定杀了项松茂及11名员工,项松茂就义那天年仅52岁。
项松茂遇难的时间是1932年1月31日,五洲厂和店里的全体员工为纪念这个殉难日,在店徽与厂徽上加刻“131”字样,并把试制出的牙膏也用“131”作为商标。
这款“131”牌牙膏的包装非常简单,包装盒正面印有“一三一牙膏”的字样,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图案,而包装盒背面则是“一三一牙膏”的英文翻译,侧面还有一段牙膏的宣传文字。
为了永远记住项松茂和11名店员在1月31日的殉难日,董事会一致决定用“131”这个特别日期作为新牙膏的商标名称,上市销售。
项松茂的遇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大损失,也是项松茂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自从得知项松茂及11名员工就义后,他们的家人便一直在打听安葬的地方,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今日,项松茂的后人也没有气馁,他们还在坚持着,他们希望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亲人。
项松茂抗日救友不顾生死,爱国舍命流芳千古。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兰自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