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母亲的这几个举动,会直接影响孩子一辈子

2023-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舒山有鹿

一位好母亲,胜过千百位学校的老师。

学校教育,主要教孩子读书、写字,至于一对一地教做人,那是做不到的,因为学生太多了,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

家庭教育,主要教孩子为人、处世,父母可以一对一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比学校教育的影响,要大很多。

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并非是父亲,而是母亲。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环境中,父亲承担了外出工作的责任,母亲承担了相夫教子的责任。

这就导致了,母亲是什么人,孩子就有可能是什么人。母亲有什么举动,孩子就会有样学样。这就是所谓的“榜样作用”。

家庭中,母亲的这几个举动,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心态和命运。

01

母亲的性格如何,会决定孩子的性格。

教育学家认为,孩子的性格塑造,一半跟成长的环境有关,一半跟后天所接触的人与事有关。

成长的环境,一般就是指家庭的环境。父母给孩子营造了什么家庭氛围,孩子就会在什么家庭氛围当中成长,塑造了什么三观和性格。

母亲是一个暴躁的人,那孩子就会在暴躁的教育下成长,愈发变得暴躁起来,没有一定的儒雅和静心,以后出了社会就会到处得罪人,人缘不太好。

母亲是一个温柔讲理的人,那孩子就会在温柔的教育下成长,愈发变得温柔讲理起来,既不会跟别人争吵,也不会到处得罪人,在外边的人缘比较好。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的所作所为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母亲会将自己的观念和性格“传”下去,那接受了这种观念和性格的孩子,就会活成母亲的样子。

02

母亲的做人理念,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

村口有两户人家。一户人家的母亲来自当地的大家族,为人大气,做事讲道理,一副端庄的模样,所以她的三个孩子,都知书达理,比较文雅。

另一户人家的母亲,通过小三的身份上位,挤走了丈夫的原配。她教育孩子,遇到什么,都要不择手段去争,所以她的女儿,也走了她的老路,如今处境很不好。

做人的理念,涉及到人之追求。是端庄大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不择手段,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统统跟当事人的观念有关。

对此,一部分人会不理解,母亲的做人理念,不过是母亲自己的问题,为什么孩子也会将母亲的做人理念传承下去呢?

跟这八个字有关,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从小到大,孩子就跟母亲生活在一起,那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学到母亲的那一套。

这就是所谓的“上梁影响下梁”。要么上梁正了下梁更正,要么上梁不正下梁歪。

03

母亲的眼界和格局,间接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增广贤文》有言:“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仅会规划当下,还会规划未来。而没啥远见的人,只会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跳不出狭隘的圈子。

什么是“眼界”?就是人们对于某些事的看法。什么是“格局”?就是胸怀对于这个世界的接纳程度,思维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程度。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传奇母亲,金太夫人,她是一代富商胡雪岩的母亲。

在儿子胡雪岩有权有势的时候,金太夫人目光如炬,跟儿子说:雪岩,你现在有钱有地位了,会被大人物盯上的,分分钟成为别人的猎物,要小心啊。

可胡雪岩没有听母亲金太夫人的话,所以落得被李鸿章搞死的下场。胡雪岩死后的乱局,都是金太夫人帮他收拾的。

母亲的眼界和格局,其实很重要,轻则影响孩子的事业,重则影响孩子的小命。

04

母亲的开明程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传统的亲缘社会,最缺乏的,就是“开明”二字。何谓开明?就是指当事人的思想通达而不守旧。

思想通达且不守旧,很难做到。不然,当下就不会有“亲子隔阂”的说法。所有的隔阂,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冲突。

父母认为,孩子一定要做这件事,孩子认为,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一方坚持这么做,另一方坚持那么做,无法妥协,岂不是闹矛盾了吗?

唯一可以消除“隔阂”的人,就是母亲。母亲开明,那她就能让孩子自由去选择人生,不加干预,也能及时劝诫丈夫,放下对于孩子的控制和执着。

正如《周易》中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如果孩子认为这件事是对的,那就由他们去闯一闯,做一做。反正,父母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终究需要他们自食其力,独当一面。

文/舒山有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