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宁可听外人的话也不愿意听家长的话?
为什么孩子宁可听外人的话也不愿意听家长的话?
原因很简单:孩子没有因为不听家长的话而受挫,或者有些话的结果不会立即显现。
所以,孩子并不只是不听家长的话,有时候也不听外人的话。比如,老师谆谆告诫:一定要好好学习。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好好学习。同样的,如果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话将孩子胖揍了一顿,孩子短时间内一定会表现的很顺从。
因此,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在于孩子没有承担不听话的结果。那么,是不是为了让孩子听话,我们是不是要让孩子尝到不听话的后果,或者用强制手段迫使孩子顺从呢?当然不是。
关于“听话”的话题,其实有一点需要注意: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乖乖听话,但是在让孩子听话的过程中,一部分父母内心里的真实想法并不是“听话”那么简单,他们真实的内心写照是懒惰、是控制。
因为懒惰,这些家长既不会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也不会告诉孩子他行为的后果。他们最擅长、最省事的方法是将一切隐患扼杀在萌芽里——立即喝止孩子的危险行为。
比如,孩子想自己洗袜子,个别父母当机立断:“哎哟,你快放下,弄得到处是水,还要我收拾!”又或者孩子想帮妈妈洗碗,妈妈以孩子会打破碗为由拒绝。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孩子在父母处得到的是拒绝,但是拒绝并没有疏导孩子渴望尝试的心理,他依然会寻找时间尝试。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行为,会被父母判定为“不听话”。
因为控制,一部分父母会时时刻刻,用尽各种手段想要掌控孩子。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的任何想法行为都必须符合父母的认知,一旦超出范围,父母便会认为孩子不听话。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父母希望孩子先换衣服鞋,其次洗手,然后写作业,接着吃饭,最后玩一会。但是孩子进门第一件事是玩,接着开始换衣服鞋,然后洗手找东西吃,最后写作业。又或者父母总质问孩子:你写不写作业?你睡不睡?……孩子知道要写作业,要睡觉,但是他想先玩一会再写再睡。
给孩子的任务项是固定的,不同的是顺序,而有些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听话。
其实,让孩子听话也容易。一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多尝试;二是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的选项不是是不是、行不行之类,而是你是先玩还是先写作业?你是5分钟后睡还是10分钟后睡?……
因此,想要孩子听话,父母要把选择的权利赋予孩子,同时也要让孩子承担部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