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层教学
2023-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阳528
我讲托福阅读课的时候,两个半小时的一节课,我能讲10~12段阅读理解,但从外面请的老师同样时间内最多讲两段阅读理解。这些老师讲课讲得太细,一句话能讲半个小时,把中间的语法结构、单词造句等都讲得很细,但他们讲的这些东西其实跟考试和得高分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会导致学生“吃不饱”。
俞敏洪的这段话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教学,我教给学生的是不是与考试和得高分相关的?与考试相关是一定的,但和得高分相关却是不一定的。比如:我最近在给学生复习函数,因为这部分在高考中考查的难度相对较高,所以我在例题的选择上基础题目较少,难题稍多一些,大概每节课都有2-3题对学生而言比较难的题目。但学生的反应却是大不相同的,一部分学生觉得难度刚好,乐在其中,而一部分学生就会觉得太难了,不能理解。
昨天群里在讨论怎样提优,有老师建议要分层教学,将学生的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进行授课。其实,分层教学是需要的,不然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刚刚好,有的学生却会“消化不良”;或者是有的学生刚刚好,而另一部分学生会“吃不饱”。但分层需要动态的分层,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如果能通过努力达到上一层次的要求,也可以调整到上一层班级里,这样不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而且给了学生前进的动力。